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記者喻菲)在一項為未來月球基地做準備的實驗中,三名年輕的研究人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座貌似太空艙的實驗裝置裏生活了105天。
他們呼吸著與地球不太一樣的空氣,喝循環凈化水,吃自己培育出來的糧食、蔬菜、水果,還有蟲子,不見陽光,做許多科學實驗,跟家人和朋友通過網絡、電話交流,日子充實又寂寞。
被命名為“月宮一號”的實驗裝置,是基於生態系統原理將生物技術與工程控制技術結合,構建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的人工閉合生態系統,人類生活所必需的氧氣、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統內循環再生,為人類提供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生命保障。
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總設計師劉紅說,由於存在未知風險,2月3日至5月20日首次入住“月宮”的三名體驗者必須自己願意,且具備科學實驗技能,身體和心理素質還要通過各種測試。
(小標題)女艦長:謝倍珍
由於長期不見陽光,32歲的謝倍珍膚色很白。雖然個頭最小,卻擔負艦長重任,她從10年前讀本科時就開始參與這項研究了。
她說,“月宮一號”內的一天開始於早7點半。早餐後工作,中午11點半至12點半是午飯,13點至14點休息,下午繼續實驗。17點半至18點半晚飯,晚上有時也會有些實驗,其他時間自由活動,23點睡覺。
“每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在裏面不能閒著,要珍惜時間儘量多做實驗。”
謝倍珍的主要工作是廢物處理,微生物控制以及飼養黃粉蟲。“黃粉蟲不僅提供動物蛋白,還負責處理一部分的固體廢物。”
回憶第一次吃黃粉蟲,謝倍珍說:“我對非正常的食物以前都不能接受,從不吃內臟、鴨脖子之類。但這是實驗需要,我嘗了一次後,覺得味道很好。”
她說,在實驗進行到一、兩個月時,感到了孤獨。
在孤立、受限環境中,人的心理變化也在科學家研究範圍之內。三位艦員每週都要做心理測試。
“我平時很宅,但那是自己選擇不出門,沒覺得受限制。但在105天不能出去,反而有時候有想出去的衝動。”謝倍珍說。
作為艦長,謝倍珍感到責任重大,常常會莫名地擔心,每天會想很多。
105天后,謝倍珍體重略微下降。但是“因為生活規律,我感覺這105天后更健康了”。
她說,許多科幻電影中,人類太空飛船內就有生命保障系統。“看到這些情節,我就很興奮。他們的那些想法,我們正在做相關研究。”
“我認為,人類離開地球生存,在技術上一定能解決。我們相信,所以才做這項研究。這是我們的夢想。”
(小標題)“月宮”廚娘:王敏娟
除了完成植物管理和栽培,平時喜歡做飯的艦員王敏娟是“月宮”中的主廚。
這位來自陜西的姑娘把“月宮”中生產的麥子做成全麥花卷、包子、餃子、麵條、烙餅,讓另外兩名艦員吃得眉開眼笑。
吃飯對中國人從來不是小事,到了“月宮”也一樣。
“月宮”中的食譜是根據人的營養需求事先制定的,每種食物多少克都經過嚴格計算。王敏娟的工作就是發揮她的想像,把這些確定種類和量的食物組合搭配,並做出美味。
“我不覺得這很難,我也喜歡。每天除了實驗,做些好吃的,他們開心,我也會開心。”
由於“月宮”中的氣體是循環的,不能產生油煙影響環境,所以王敏娟的烹飪方式是蒸煮。“我會經常上網查菜譜,如果有的食材‘月宮’中沒有,我就發揮想像,用有的食材補上,做出自己原先都沒有想到的菜肴。”
有段時間“月宮”中的豆角產量很大,王敏娟就變著花樣做各種豆角菜肴。她做的扁豆燜面把外面監控室內的人饞得直流口水。
王敏娟是三位艦員中唯一已婚的。晚上,她和老公上網聊天。每個月老公會到實驗艙外,與她隔著窗戶見面。
一天傍晚,實驗艙對面高樓上的玻璃,將夕陽的一縷光線射入艙門的圓窗。
“一個多月第一次看見陽光,那種開心和幸福真無以言表。”
“月宮”內有動感單車和啞鈴,實驗人員由於在艙內腿部運動少,會在晚上根據每天的勞動量鍛鍊身體。
實驗快結束時,王敏娟給自己的胳膊拍了照,“成為有肌肉的女人了,開心?還是開心呢?”
王敏娟超級喜歡科幻。“我認為未來人類離開長久生活的地球移居外星,在一個密閉、陌生的環境生活下去,更困難的是克服心理上的孤獨。”
(小標題)吉他彈“月宮”:董琛
28歲的博士生董琛,帶著吉他進了“月宮”。
晚上休息時,“月宮”中不時傳來董琛的吉他曲、歌聲,或看球賽的叫好聲。
“我是球迷。亞冠、中超比賽都看,偶爾還會喊上一兩嗓子,可能會讓兩位姐姐嚇一跳。”
有時,董琛會穿上無菌服在植物艙中,一邊培養小麥一邊對著植物唱歌。
來自山東的他形容自己在“月宮”中的心情是波浪形的。“進去的時候大家都穿著棉衣。到了春暖花開時,大家都在微信朋友圈發郊遊看花的照片。我就特別想出去。”
董琛是獨生子女。“以前比較自我。”但在“月宮”裏很多實驗都無法一個人完成,他感到團隊協作太重要了。
“晚上,艙內的人可以睡覺,艙外值班監控的團隊成員卻一夜都不能休息。這個實驗不僅僅是我們三人完成的,艙外的人甚至比艙內的人責任更大。”
董琛認為,航天工作者為了探索太空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如果能讓我去太空轉一圈,這輩子就值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