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气球坠亡事故频发,行业存在监管漏洞

界面新闻

text

过去两个月,国内连续发生了两起热气球坠亡事件。

今年10月,湖南株洲飞行营地一名打工大学生在操作热气球起飞时,因未及时离开吊篮,被热气球带上半空,不幸坠亡。据红星新闻报道,该学生上岗前只接受了一个多小时的岗前培训。

11月30日,云南腾冲火山地质公园一名工作人员从热气球上意外坠亡。当地政府的通报表示,当时热气球活动已结束,该工作人员正在收回热气球,不料突然刮起大风,热气球被风吹起,将该工作人员带到空中,发生坠落。

熟悉户外项目和特种设备的中国旅游IP产创联盟理事汪千里分析认为,热气球项目的门槛并不高,出现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非规范的操作,以及缺乏有效监管。“如果腾冲的地勤人员经过系统的培训,按标准规范操作,发生事故的概率几乎为零。”

中国民航局自由气球飞行检查委任代表程鹏对界面新闻介绍,热气球分为自由气球和系留式两种。目前国内景区经营的项目中,有80%都是系留式的热气球,而现行的热气球运行指南和相关专业法规文件大多针对气球自由飞行,几乎没有提到系留式热气球的规范。

“虽然系留式气球的安全性理论上更高,但也有不可预测性。热气球项目迅速发展,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不专业性,管理上的经验欠缺,都带来潜在风险。“程鹏说。

例如,根据民航规章 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驾驶热气球的飞行人员,必须持有民航总局颁发的有效驾驶员执照和体检合格证,并按照载明的技术标准飞行。

“但针对系留式飞行的热气球,飞行员是不是要有驾驶员执照,设备是不是民航局批准的设备等等规则,都是比较模糊的。”程鹏说。

据程鹏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销售到国内的用于系留飞载客经营的热气球,是没有取得民航局生产许可,没有民航型号认证的厂家生产的。“这些未取得民航认证的设备,没有接受正规培训未取得飞行驾驶执照的人员投入到系留飞载客运营,是有严重安全隐患的。”

杭州亚联飞行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熊敬勇则告诉界面新闻,随着热气球项目快速增加,从业人员和设备跟不上需求,一些经营企业开始设法钻空子。

他介绍,培养一名热气球飞行员需要经过大量教学,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成本在四五万元左右。有些小企业为减少成本,在实际运营中会让无证飞行员驾驶热气球。

“可以经营的热气球需要有适航证,飞行员需要有飞行执照,企业申请经营许可的时候需要提交这些信息,但可能实际飞行过程中,不是这个飞行员在操作。”熊敬勇说,“行业发展太迅速了,热气球企业管理不规范,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也不很明确。”

熊敬勇向界面新闻表示,发生伤亡事故对热气球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促使企业落实相关规定,强化安全意识,才能使行业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