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難復 憤意難平——“歲月”號海難一週年

新華社

text

4月15日,在韓國珍島彭木港,一張紙上寫著9名“歲月號沉船事故失蹤者的名字。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記者 彭茜、冮冶、姚琪琳)又是一年四月天。韓國全羅南道珍島郡已是櫻花滿開,樹木吐綠,但在“歲月號海難中痛失親人的家屬們的心裏,春天依舊遙遠。

“歲月號沉船事故一週年之際,距離失事海域25公里的珍島郡彭木港再度瀰漫著悲傷與憤怒。這裡曾是韓國海上搜救隊出發的港口,也是失蹤者家屬等待消息的傷心地。

55歲的柳白馨一大早就來到了港口。她的丈夫、59歲的檀園高中教師梁承珍是“歲月號海難的失蹤者之一。

慢慢沿著海邊棧道行走,她細心整理著護欄上一條條祈福黃絲帶。棧道一側貼滿了市民們為“歲月號手繪的紀念圖畫,盡頭處新建了一座紅色的燈塔模型。每到夜晚,燈光亮起,以照亮親人回家的路。

她停下腳步遙望海面,輕聲呼喚丈夫的名字。“一年過去了,9名失蹤者依然沒能回到家人的懷抱。現在每次看到大海,我就覺得悲傷不已。我一直等待著他回來,柳白馨聲音哽咽。

50歲的金鍾基在事故中失去了女兒。他說:“直到今天,我仍然不願意相信我的女兒和那麼多孩子都已離開,我依然無法平靜地生活。

為了告慰逝者,安撫生者,15日下午,一場為遇難者舉辦的慰靈祭在彭木港舉行。身著白衣的祭師在低沉悲切的唱誦中起舞,白色菊花鋪滿舞臺。幾名高中生將舞臺上的黃色紙船抬到離海最近的地方,遺屬們在其後排成一隊向海而行,神情凄楚,默默拭淚。隨後,他們登上等候在一旁的輪船,前往出事海域祭奠親人。

不少民眾從韓國各地趕來,47歲的南基昌和兩個朋友十天前從首爾出發,每日騎行近8小時,終於在15日上午趕到了彭木港。

4月15日,在韓國珍島彭木港,儀禮人員在慰靈祭上唱誦悼念遇難者。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我們一路上都在為失蹤者祈禱,南基昌說,“我們號召政府儘快打撈沉船,重新調查事故原因。

“打撈沉船!查明真相!這樣的標語如今在彭木港隨處可見。對於遺屬們來說,祭奠之後,追尋真相才是對逝者最大的慰藉。

“4·16事故家屬協議會執行委員會主席俞敬根說:“目前,政府將事故原因認定為非法改建、超載、掌舵不熟練等。但家屬們認為檢察機關公佈的調查結果是間接原因,而非直接原因。船隻為什么沉沒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查明為何下沉後大量人員沒有獲救。俞敬根的女兒在事故中遇難。

俞敬根說,只有政府儘快打撈沉船,並重新展開公平、公正、公開的調查,給出可信的調查結果後,家屬們才能同意接受賠償。

“歲月號海難的遇難者多為安山檀園高中的學生,而生還的學生們依然活在事故的陰影中。

倖存者中的75名檀園高中的學生被分成8個班上課,平時一週兩次去高麗大學安山醫院接受心理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臨近4月16日,學生們去醫院的次數日益增多,痛苦、不安、憂鬱時時縈繞著他們。

載有476人的“歲月號客輪於2014年4月16日在韓國全羅南道珍島郡屏風島以北海域意外進水並最終沉沒,僅有172人獲救。事故造成包括4名中國乘客在內的295人遇難,仍有9人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