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密集“公關”南海收效甚微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最近兩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很忙。土耳其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菲律賓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馬來西亞的東盟系列峰會,以及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場場都沒落下。不僅如此,他還利用峰會大搞“雙邊外交”,與美、澳、英、俄等近20個國家領導人舉行了雙邊會晤。

會談的對象雖多,安倍的重點卻不變,基本上是走到哪說到哪,見到誰跟誰說南海問題,以謀求更多國家支持,深度介入南海地區事務。然而,這樣的努力有沒有得到他預想的“回應”?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梳理一下。

安倍抵達馬來西亞參加東盟系列峰會。圖片來源:新華國際

自說自話

在無關南海議題的國際場合炒作南海事務,安倍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不過,鑒於G20峰會討論重點在經濟領域及反恐合作,APEC的主辦方菲律賓也在會議開幕前多次申明不討論南海問題,安倍在這兩個多邊場合夾帶不進私貨,只好放在了與相關國家的雙邊會談中。

據日本外務省公布的資料,G20峰會期間,安倍會見了土耳其、澳大利亞、歐盟、英國、俄羅斯、德國、沙特阿拉伯領導人;APEC期間,安倍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舉行了雙邊會談;東盟系列峰會期間的雙邊安排更是緊密,會談對象包括8個東盟國家領導人和印度總理莫迪,基本把地區和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見了個遍。

除了與俄、土、沙特會談時實在扯不上南海事務,安倍抓住一切能說的機會,就南海問題發聲。按照日本外務省說法,安倍多次強調中國在南海的活動是“地區重大關切事項”,指責“中國單方面改變現狀“。外務省還聲稱,日本就基於“法律支配”原則在維護國際海洋秩序方面合作與多個國家達成共識。

說得雖然熱鬧,但日本媒體透露,實際效果遠沒有那麼好。畢竟話題都是由安倍主動提起,大部分別國首腦也只是贊同在尊重國際法基礎上,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海洋秩序糾紛。而翻閱與德國、泰國、老撾、越南會談的記錄,更是只提及雙方“就南海問題交換了意見”,距離安倍想要的“各國明確支持日方立場“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值得警惕

不過,在這些會談中,有一些值得引起關注。例如安倍在與奧巴馬會談時,確認了雙方將在“中國推進人工島建設”的問題上加強合作。而關於派遣日本自衛隊赴南海開展“警戒監視”活動的可能性,安倍聲稱“將關注對日本安全保障影響的同時進行研究”。

與阿基諾三世會談時,安倍表示支持菲律賓欲借所謂的“國際仲裁”解決與中國南海主權爭端問題的打算。雙方並大致達成可實現日本向菲律賓技術轉移的防衛裝備轉移協定。同時,安倍還表示有意向菲律賓海上安保當局提供大型巡邏船。

澳大利亞也是日本的重點攻關對象。除了安倍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會談外,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和防衛大臣中穀元本月下旬分別會見了澳外長畢曉普及防長佩恩,欲借助兩國同是美國盟友的身份,拉攏澳大利亞在南海問題上站在日本一方。

安倍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會談。圖片來源:新華國際

困難重重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企圖深度介入南海事務,不僅在法理上說不通,在實際操作上也存在著重重困難。

首先,中國在南沙島礁的建設活動完全是中方主權範圍內的事,不針對也不影響任何人,有關建設活動合法、合情、合理,並且中國始終致力於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在尊重曆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

其次,日本作為南海的域外國家,應該尊重本地區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的努力,沒有資格做挑撥他國關系、制造緊張局勢的事情。

第三,日本介入南海問題的借口即保障“航行自由”,本來也是個偽命題。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說,“每年10萬多艘各國船只安全自由通過南海地區,沒有任何問題,而根據美國媒體報道,每天有1500多萬桶石油經過馬六甲海峽和南海運往東亞,也沒有任何問題。”

在真正操作層面上,安倍面臨的困難更多。與奧巴馬會談後不久,他又在吉隆坡明確表示,日本自衛隊不會參加美國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動。據日本媒體分析,安倍之所以變卦,主要是出於政治考量,不想在國內承受更多壓力。畢竟派遣自衛隊參加美國在南海的巡航,可能導致引火燒身的後果,日本國內對此批評聲不斷。

至於拉攏東盟各國與中國對抗,考慮到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聯系日益密切,政治互信不斷加強,日本想在南海問題上形成對華包圍圈,恐怕只能是安倍的一廂情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