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跨境電話詐騙案激增 京港將加強合作儘快破案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張晶)針對大幅上升的假冒內地機構或官員的電話詐騙案,香港警方日前到北京與公安部商討對策。雙方目前已成立跨部門專案小組,並達成三點共識,包括交流詐騙案情報,全面調查和加強掌握新的詐騙方法;定期彙報兩地情況以及建立定期溝通的渠道。

電話詐騙近來已成為香港公害,最新案例是定居香港的二胡大師王國潼夫婦被騙去2000萬港幣。王國潼先生的夫人李遠榕女士表示,10日早上她接到一名自稱香港郵政職員的男子來電,稱她捲入內地一宗案件,並把電話轉接給一名自稱是內地執法機關人員的男子。她後來分數次存款到指定銀行賬戶,第一次存入100萬港元,其餘幾次每次約幾百萬港元。她事後與家人商量,懷疑受騙,於是報案。

香港保安局公佈的最新數字顯示,今年前7個月,香港警方共收到2371宗懷疑電話詐騙舉報,受害人中最年輕的僅為21歲,其中包括不少高學歷的專業人士、教授、金融從業員,甚至社會知名人士等,涉及騙款高達1.75億港元。

香港警方稱,單是假冒內地官員、機構及速遞人員的個案,今年至今就有1038宗,涉及378名受害人,損失高達1.53億港元。其中,7月份的詐騙案數量就有838宗,涉及308人。

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處長羅蒙熊表示,跨境電話行騙集團以產業化運作,分工仔細專業,分頭目及收錢等多個角色。警方早前拘捕4名涉及電話騙案的人士,均是最下線收錢的人。

他強調,此類案件或涉及到跨境與跨國調查,需動用相當多資源和時間。因為騙款一旦匯入行騙集團指定的賬戶,會迅速分散到同夥的賬號,涉及的款項也未必能全數收回。希望市民提高警惕,接收陌生人的短訊、電郵或電話時,不要未經核實內容,就輕易將錢交給陌生人,也不要透露個人資料,包括銀行賬號和密碼等。

青年民建聯日前發起請願行動,要求香港警方加強打擊電話詐騙案的力度,比如成立電話騙案專案組和設立特別熱線予以跟進追蹤;及時公佈網上詐騙傳言的手法,以提高市民的警覺性等。

青年民建聯主席、觀塘區議員顏汶羽介紹說,從7月中旬至今,騙徒的手法主要以中聯辦名義向事主發送電話語音留言,並要求回復電話,及後自稱是內地公安機關人員,指出事主之銀行戶口涉嫌洗錢等刑事罪行,有可能被判入獄,要求事主將銀行存款轉至指定賬戶。另有騙徒假扮速遞公司職員致電事主,訛稱郵遞包裹被內地公安扣查,藉以指示事主到虛假網站,輸入個人銀行賬號等,以盜取事主之銀行存款。

顏汶羽表示,民建聯會繼續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詐騙個案及相關消息,定時向警方提供資料,跟進事態發展;還會同時展開各類社區宣傳及教育活動,呼籲市民加強警覺性。民建聯下周還將與廣東省公安廳官員會晤,討論如何加強兩地合作,共同打擊跨境騙案。

香港媒體高度關注近日大幅上升的電話詐騙案,紛紛跟蹤報道並刊發評論呼籲與內地攜手打擊。《明報》11日發表社評稱,此次電話詐騙案來勢兇猛,主要是騙徒在很多時候掌握了受害人的部分資料,例如可以說出名字和身份證明文件部分號碼等,使受害人或其家人信以為真而聽從擺布。迄今所知電話騙案主要來自內地,至於騙徒如何得到受害人一些基本資料,此乃關鍵所在,電話騙案在香港已成為公害。

社評表示,即使行騙集團手法再高妙,在行騙過程中,頭目肯定會留下不少線索,當局循此偵查,相信騙徒最終會無所遁形。由於騙案重要部分都在內地,例如受害人大多存款到內地銀行賬戶,因此需要內地公安與香港警方合作,公安部已經介入此事,對搗破電話行騙集團,可以保持審慎樂觀。

《經濟日報》11日發表社評稱,兩地警方合作,不應只局限在打擊電話騙案。隨著兩地民間、經貿交往更趨緊密,跨境人流、貨流、資金流不斷增加,難免有人會利用兩地警方跨境查案的困難,乘機混水摸魚,以層出不窮的手法跨境作案。兩地警方的挑戰除了遏止跨境電話詐騙,更關鍵是建立更為制度化、恒常化的合作機制,除重大案件外,也應定期交換罪案情報,以便及早洞察跨境罪案的新趨勢,儘早撲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