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環球時報引述韓聯社2月1日報道,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表示,同時運作“薩德”和韓國版反導系統“有助於國家安全”。然而已有韓國媒體提醒引進“薩德”的巨大外交和經濟成本。“薩德”系統進駐韓國將影響整個東北亞戰略格局,它可能引發的動盪已超越韓國自身。
或催生地區導彈軍備競賽
“薩德”系統是當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導彈的陸基反導系統。它如果進駐朝鮮半島,受影響的將不僅是朝鮮,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部署的戰略戰役導彈也將面臨“威力貶值”的風險。據美國原子能科學家聯盟學者克裡斯滕森估計,由於射程限制,中國當前最先進的“東風-31”系列洲際導彈可攻擊美國本土的發射陣地僅有東北、華北等有限國土,均距韓國不遠。而“薩德”系統配套的X波段AN/TPY-2雷達可探測起飛階段的洲際導彈,為後續攔截提供預警和情報支援。
除了導致中國洲際導彈威懾力下降外,“薩德”部署在韓國境內,比起部署在日本,能向西向北推進300公里的探測距離,從而更方便地監視中國東北、華北、東南沿海大部分地區,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大部分的中遠端導彈發射活動。理論上講,中國在東部沿海地區機動發射的“東風-21D”、“東風-26”系列反艦彈道導彈也面臨“提前曝光”的危險。
此外,“薩德”系統與“愛國者-3”協同作戰,將使駐韓美軍的現有陸基末段反導的保護半徑擴大10倍,意味著駐韓美軍對來襲導彈至少有3次攔截機會。從軍事意義和武器技術方面看,這將使得美國在東北亞對戰區彈道導彈的攔截能力大大提高,嚴重影響地區國家的國防戰略安全。中俄去年已明確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俄羅斯更針對性地多次在遠東試射號稱“反導殺手”的“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外界認為,美國以“應對朝鮮導彈威脅”為由,不斷將各種先進反導系統部署到亞太,結果卻是打破地區戰略平衡,反而催生該地區的導彈軍備競賽。
美韓日反導聯盟成形?
為平息中國的擔憂,韓國曾傳聞將只部署“薩德”的“縮水版本”,即探測距離僅有600-800公里,只能探測到朝鮮境內,而非探測距離達2000公里的完整版。但有專家表示,美國在海外部署反導系統慣於採取“漸進路線”,像在波蘭、羅馬尼亞部署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原本宣稱只針對伊朗中程彈道導彈,但隨著不斷升級改造,最終仍將具備洲際導彈防禦能力。此外韓國未來如何讓中國相信在其境內部署的“薩德”系統是“縮水版本”?這種無法監督的“釋疑措施”難以落實。
美韓政府若強推“薩德”部署計畫,將讓人擔心美日韓反導聯盟的成形。《韓民族新聞》2月1日稱,今年韓國將加入美國LINK-16資料鏈的連結和聯動,韓美反導系統將實現聯網,標誌著韓國實際加入美國主導的戰區反導系統。未來韓國宙斯盾戰艦和陸基預警雷達將把捕捉到的朝鮮導彈信號即時提供給美日,意味著韓美日反導體系的初步形成。
巨大成本誰負擔?
韓國《中央日報》1日認為,從可有效阻止朝鮮導彈攻擊的層面上看,“薩德”是很有考慮價值的王牌。但現在還尚未對其龐大的費用、實效性和替代方案等進行周密研究,如果草率決定部署,完全是“本末倒置”。報導稱,韓國政府首先應確認“誰負責出錢”。要達到較好攔截效果,韓國需要在不同地區部署2-3個“薩德”作戰單元,為此要耗費4-6萬億韓元(約合32-48億美元)。美國可能僅負擔一個作戰單元的費用,其餘部分需要韓國負擔。以韓國現在的經濟狀況,需要好好研究“薩德”是否值得耗費如此鉅資。其次,“薩德”是否真的有效也是疑問。朝鮮正在開發潛射彈道導彈,“薩德”無法攔截從海中射來的導彈,這也是韓國國內有人主張開發核潛艇來代替“薩德”系統的原因。第三,還要考慮韓國自主研發的韓國型導彈防禦系統。韓軍計畫投入2萬億韓元研發高空地對空導彈,該導彈作戰範圍與“薩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疊,韓軍是否有必要浪費預算部署“薩德”引發不小的質疑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