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应用场景中“城市大脑”为精细化管理赋能

武汉晚报

text

** “沉睡”的数据被唤醒**

** 这些应用场景中“城市大脑”为精细化管理赋能**

记者杨涛 摄

助力疫情防控

** “健康码”追踪**

** 锁定密切接触人员**

抗击疫情,既是一场医疗战疫,也是一场数字化战疫。

2月22日,武汉推出“健康码”,市民在手机上填报健康信息,进出小区、超市买菜、出入公共场所以及复工上班,都需要亮码出行。短短数天时间,“健康码”便覆盖全市千万人口。

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全市所有人员的“健康码”数据信息归集于此,融入城市大脑数据平台。健康码数据库一头对接确诊及疑似病例库、密切接触者库、跨省健康码库等国家权威数据库,另一头则与市交通、卫健委等数据信息库打通,绘织成一张密实的战疫防控大数据网。

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网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武汉战疫”健康码疫情防控专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若发现确诊病例,“城市大脑”将立即启动大数据追踪机制,利用健康码寻找密切接触者,可快速追踪到确诊者14天以内的活动轨迹,并锁定所有疑似接触人员。

截至目前,通过“武汉战疫”小程序使用健康码累计扫码亮码人次超过25亿。

** 助力复工复产**

** “汉融通”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

5月3日晚,鑫鸿昌建材公司创始人——“90后”年轻创业者陈鑫在“汉融通”平台上填报了资料,申请纾困资金。7日,就从农行武汉侏儒支行拿到了13万元信用贷款。

疫情防控期间,为帮助小微企业渡难关,市地方金融局打造“汉融通”平台。接到申请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快速审批,助力平台尽快搭建。“汉融通”平台建成的同时,其数据也被纳入市级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成为武汉“城市大脑”的组成部分。

武汉复工复产以来,部分行业和企业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复工却不能复产,供需产业链出现问题。为助力企业找寻上下游供应商,湖北税务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覆盖面广、及时性强、颗粒度细的特有优势,开发了“湖北税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平台”。

记者了解到,武汉“城市大脑”将汇集税务、电力、水务、人社等部门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协同使用,实现对企业精准画像。比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员工每日扫健康码的情况、水电消耗量、社保缴纳情况等数据归集到“城市大脑”,通过对数据综合分析,为决策部门进一步制定惠企政策、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精准帮扶提供参考。

** 手机上轻松“报事”**

** “民呼我应”平台贴心市民生活**

“家里卧室的灯不亮了,申请报修。”近日,塔子湖街道某小区居民杨先生进入“武汉微邻里”小程序,在“报事”一栏中写下自己的求助事项,提交后不久就接到了社区网格员电话。根据杨先生提供的定位地址,维修师傅很快来到他家,为他修好了卧室灯。

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武汉已开发统一的市、区两级信息化服务平台,市、区微邻里平台将与市长专线、城市留言板、数字城管等诉求渠道的流程对接。在“民呼我应”平台的海量数据支撑下,未来“城市大脑”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畅通问题沟通渠道,更贴心地走进市民生活。

记者汪洋

【链接】

全市易渍水点未来

将装上“智慧大脑”

城市连降大雨,渍水问题令不少市民担忧。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的渍水点数据,源于日常巡查与传感器反馈两个方面。然而,由于巡查力量覆盖面和能动性有限以及传感器数量有限、数据整合不全等原因,目前的渍水预警还不够智慧。

该工作人员说,“城市大脑”所要做的便是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归集共享,协同使用。“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归集到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不仅能形成一张准确完善的城市渍水点分布图,更重要的是诱发城市‘思考’,作出快速反应。”未来,全市各易渍水点将安装传感器,当出现渍水的时候,便能准确监测到各渍水点的分布点位,还能实时回传渍水的时间、面积等数据,对风险作出提示和预警。随着未来城市大脑的建成,全市所有渍水点都将处于实时监测中,一旦险情发生,信息可直达居民手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