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新華國際時評)金磚合作新起點
新華社記者韓墨
備受矚目的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15日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期間正式建立。兩大合作機制的誕生,打造了金磚合作新起點,開創了金磚合作新格局,為國際金融秩序演化注入新動力。
根據峰會發表的《福塔萊薩宣言》,新成立的金磚銀行初始認繳資本500億美元,初始核定資本1000億美元,主要為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資金。應急儲備安排初始資金規模1000億美元,旨在幫助相關國家應對短期流動性壓力。
這兩大機制的問世,被國際輿論公認為金磚機制迄今最重要、最實在、也最顯雄心的機制性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
首先,兩大機製成立,為金磚搭建了支柱性架構。高盛公司前高管奧尼爾2001年提出“金磚”概念時,更多是將一些具備相當經濟體量和發展能力的新興經濟體“標簽化”,以至於長期以來,國際輿論傾向於將金磚視為一種“現象共同體”,認為其象徵作用大於實質意義。
而兩大機制的出現,為金磚後續合作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抓手和支柱,不可逆轉地推動金磚國家向“利益共同體”邁進。它們向全球傳遞出金磚決意聚合資源、綁定利益、務實合作的明確信號。
第二,兩大機製成立,為金磚合作搭建了延展性平臺。金磚國家領導人選擇“金融合作”作為突破口,實為智慧之舉。在全球化時代和現代經濟體系中,金融居於投資、貿易、消費等眾多經濟活動的核心。金磚國家發展到今天,經濟總量佔全球的21%,在各自城鎮化和中等收入群體壯大進程中,必將生成更多基建、工業投融資、消費升級等需求,而這一切都必須圍繞金融展開。
從當前看,金磚銀行主要從事基建項目的投融資,而放眼未來,這一機構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在基建融資領域積累足夠經驗後,金磚銀行完全可以將觸角延伸至重大工業技術研發、能源開發、醫療教育、旅遊文化等領域,滿足發展中國家在結構改革和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深層需求。另外,金磚銀行還可承載金磚國家間的跨境結算、貨幣互換等關鍵業務,並以此為基礎,最終形成一個面向新興經濟體的全新多邊金融合作框架。
第三,兩大機製成立,是對國際金融現有格局的有益補充。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是否會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構成挑戰?西方媒體對此爭論不休。自二戰以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長期領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掌控國際金融規則制定權。金磚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作為首個由新興經濟體發起的國際化金融機制,將用更貼近發展中國家國情的思路和方式促進地區繁榮和社會發展,將推動現狀的改變。
不過對此也不宜過度誇張。從現有信息看,兩大機制不僅規模遠小於世界銀行和IMF,且業務範圍較為局限,更多的是對現有機制必要、及時和有益的補充。
當然,金磚合作進一步深化後,也必然面對新的問題。各國國情、政情和文化各異,利益訴求存在差異實屬正常。這些都是成長中的煩惱,無需大驚小怪,更不用妄自菲薄。只要金磚各國秉持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理念,推動經濟要素自由流動,積極改善全球治理,協調管控分歧,擴大利益交集,金磚就完全有能力成為確保世界經濟巨輪行穩致遠的壓艙之石、希望之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