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韋斯特韋勒強調解決歐債危機必須堅持原則。新華社記者劉鋼攝。
歐洲的九月秋意漸濃,債務危機陰霾不散。從本週開始,緊密圍繞歐債危機的幾齣重頭戲將連續上演,讓人多少有點透不過氣來的感覺。
12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將就歐元區長期救助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是否違反德國憲法作出裁決,歐盟委員會將向歐洲議會提交有關成立歐盟統一銀行監管機構的提案,而歐債危機中救助基金的主要出資國之一荷蘭將舉行大選。
14日,歐元區財長會議將在塞浦路斯舉行,其焦點是討論歐洲銀行業監管及對西班牙和希臘的救助問題。其中,各國能否接受條件苛刻的監管,以及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信貸方能否進一步向希臘提供援助,都充滿了變數。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徹底否決歐洲穩定機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卻會為未來德國政府參與歐元區的財政救助增添更多附加條件,明確設定德國在救助過程中的責任上限,使默克爾政府在未來歐元區政策主導上受到更多掣肘。
無論如何,德國作為歐元區救助的龍頭老大,其國內的相關憲法官司無疑會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德國憲法法院的這場官司也顯示,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已經有悖於德國聯邦憲法的某些條款,而是否就此修憲而舉行全民公決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荷蘭大選則對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國家聯盟不至出現裂痕至關重要。荷蘭官員稱,荷蘭極右翼政黨新自由黨黨魁威爾德斯激起了針對歐盟的反對浪潮,他即便在大選中失利,也已經在荷蘭政壇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受此影響,荷蘭作為歐洲一體化積極推動者的作用將大打折扣,德國也很難在嚴格財政紀律、削減赤字等歐債危機重大問題上繼續得到荷蘭政府的有利支持。這加大了歐盟應對債務危機的難度。
目前,一場圍繞以如何加強對歐洲商業銀行進行監管的各方角力也悄然浮出水面。德國出於防止自身聯邦各州銀行受到外界政治影響力控制的敏感,堅持歐洲央行的監管體系只限於歐洲最大的25家跨境銀行,而非跨境、規模較小的商業銀行仍由本國監管。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表示,歐洲央行在現實中很難對歐元區超過6000家各級商業銀行進行有效監管。
但歐盟委員會及歐洲央行認為,從英國北石銀行(又譯諾森羅克銀行)和西班牙班基亞銀行發生危機而產生的巨大負面影響力來看,絕不是只有大銀行才會產生系統的破壞力,因此應該建立一個全面覆蓋整個歐元區商業銀行體系的統一的最終監管機構來實施有效監管。
此外,德國及其“北歐陣營國家在歐洲央行購買重債國國債問題上也與歐盟委員意見相左。
目前,歐洲各國在讓渡主權問題上的分歧進一步加深,而此舉在多數歐元區國家也普遍缺乏民意支持。此間觀察人士認為,歐洲央行加大購買重債國國債的做法並無新意,而圍繞建立財政聯盟及銀行聯盟的爭論也沒有觸及歐債危機的本質,未來形勢發展仍取決於歐洲各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