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刺激與改革之辯之二:“微刺激”凸顯“妙調控”
新華社記者劉穎
5月最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並擴大支持小微企業的再貸款和專項金融債規模,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市場普遍觀點認為,加大“定向降準”力度,就意味著短期內全面降準的可能性下降。並且,“定向降準”和再貸款也都屬於調結構範疇,有利於讓銀行的信貸投放更具針對性。被市場人士稱為“微刺激”的最新政策措施,體現了決策層巧妙的調控思路。
瑞銀在最近一期中國經濟週報中說,過去兩個月中,中國決策層逐步加強了“微刺激”力度。中國式“微刺激”也成為外媒關注焦點。彭博社報道說,中國“微刺激”舉措正在擴張。《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紛紛刊文指出,中國的政策已不同以往,不太可能出現大手筆的刺激或驟然放鬆。
梳理過去幾個月來的舉措,不難發現,中央確實打出了“微刺激”政策的組合拳:從定向降準支持“三農”到加大定向降準力度以覆蓋更多與小微貸款相關的金融機構,從鼓勵核電、風能、太陽能、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項目到加速推進100多項重大傳統水利工程建設,從支持棚戶區改造到加快鐵路建設等。
回顧這些舉措,可以發現,“微刺激”政策基本都具備定向精準發力的特徵,重點支持“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鐵路、水利、能源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同時也對傳統企業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進行扶持。
中國美國商會副主席、政策委員會主席萊斯·羅斯對“微刺激”的政策效果進行了再恰當不過的點評。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政府的一系列所謂“微刺激”措施都具有較強針對性,直擊中國經濟領域的不平衡、不平等問題,目的在於造福那些從以往增長中獲益較少的社會群體和經濟部門,這有利於提升增長品質。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說,出口增長正在復蘇,“微刺激”系列措施的效果正逐步顯現。瑞銀預計,未來中國經濟增速有望企穩回升,並且這一趨勢將持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分析說,中國官方在基建、環保、保障房等方面的政策將對經濟帶來提振。
事實上,“微刺激”的背後還透露出國家激發市場活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的改革決心。在“微刺激”力度加大的同時,改革也在繼續推進。在政府“經濟平衡術”的選擇中,改革從來就沒有缺位。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密集推出的“微刺激”均著眼於通過釋放市場活力,達到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效果,並儘量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平衡。
“本輪微刺激政策反映了新一屆政府在應對硬著陸風險方面,更多傾向於通過改革釋放市場活力,如採用簡政放權、加快審批等方式進行微刺激,致力於培育和形成更具長遠競爭力的新增長點,”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