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心理学会影响你的饮食习惯 可怕的是你以为是自己做的决定

亚太日报

text

在20世纪早期,美国一个包装公司问了5000名医生同样的问题:一顿富含蛋白质和肉类的丰盛早餐和一顿快速简单的轻食早餐,哪个更好?他们中4500个人都选择了前者,理由是夜晚的睡眠会消耗人体能量,早餐越丰盛补充的能量就越多。后来,调查者将这个结果发在了报纸上并广泛传播。自此,“早餐一定要吃得好,而且要吃肉和鸡蛋”这个概念便深入人心,这就是食物心理学的力量。

也许你觉得这太夸张了,明明是自己做的决定,怎么就变成了别人早就安排好的答案呢?事实是,一个食物也许会因为好吃而被人喜爱,但同样也是因为出色的营销手段而成功。

对于食物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当今,最成功的食物心理学家并不是某个影响深远的广告人,而是一位名为Wansink的学者。他想知道,饥饿的时候人们是否会选择从小包装袋里吃更多的食物,答案是肯定的。这证明了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有一个健康的、适量的饮食习惯。1996年时,他将这个调查结果发表在了论文中,并提示食品生产者,消费者更愿意买看上去很健康的食物,哪怕包装袋很小。后来,Wansink成立了“食物及品牌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后来成为了权威的食品消费者研究基地。

Wansink并不是美国唯一一个研究食物心理学的人,有很多科学家都在这个领域钻研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食物研究所便开始萌发。到了21世纪初期,类似机构已层出不穷。例如,“德雷克塞尔食物研究所”专注于帮食品产业跟踪市场趋势和研发新产品;宾州州立大学的“人类摄食行为研究所”则关注肥胖人群;明尼苏达州的“曼恩研究所”则致力于研究节食等自我约束的行为。

“曼恩研究所”的科学家Mann表示,科学家对于饮食如此关注是很正常的。“之前没多少人关注这个领域才是一件怪事,因为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行为,每天都要做。”研究饮食失调相关的心理临床疾病,或是通过饮食来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等等,这些心理学分支都与饮食有紧密联系。

Wansink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同一家餐厅里,获得更好服务的客人会吃得更少,并且逗留得更久。而有趣的是,研究显示人对食物的兴趣和用时时长其实是成反比的。这就说明了,如果一家店提供的氛围足够好,哪怕食物没那么好吃,人们都宁愿多停留一会儿。如果把这个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挂钩,那么餐厅需要做的便是尽可能打造吸引人的用餐氛围。

对菜单做些改动也是餐厅引导点菜的常见方法,而今年7月在美国华盛顿新开张的Think Food Lab想出了更好的主意。它的菜单尽量避免客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而是设计了一个点菜的“食材链条”。提供从初级食材到高级食材,从简单到丰富的多样搭配选择。这样的菜单可以让餐厅更加灵活地更换和使用食材,同是也方便了员工接单。

Think Food Lab的菜单模式看似让客人自主选择,其实可以更灵活安排当日食材。

其实,心理学的影响力在社交媒体上早已可见一斑。2014年Facebook秘密进行的一项试验引起了用户强烈的谴责。超过50万用户的主页上被故意放置了悲观和负面的消息,而另外50万用户则经常会看到积极向上的帖子。情绪具有强大和快速的传染性,因此常看到有趣帖子的人变得越来越快乐,反之亦然。虽然这个操纵性实验让用户极度不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道理是适用于饮食的。当心理学家改变货架的位置或者食品的分类时,人们的购买习惯和饮食习惯都会随之逐渐产生变化。

而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客人对餐厅的依赖度,也有心理学的助力,从这一点看来,没人比星巴克做得更好了。星巴克的手机APP不仅记录了客人的名字和生日,还能让他们快速下单。点单、付款、会员制和奖励,这些一站式体验增强了店铺对客人的管理和招待,据上个季度数据显示,30%的客人通过移动端支付了星巴克的费用。

星巴克利用科技手段让客人对品牌产生心理依赖。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利用心理学增强顾客粘性,或是引导消费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了。今后,餐厅面临的挑战则是怎样能优化心理学引导的使用方式,从中找出更高的经济学价值。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