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路簿》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指點迷津

text

新華社海口6月5日電(記者張鐘凱

夏冠男

郭亞強)在海南省瓊海市著名的南海漁港潭門鎮,街道兩旁都是各種海鮮店和工藝品店,唐冠螺、鳳尾螺、萬寶螺、龍蝦、海參、鮑魚、硨磲……各種海洋珍品令人目不暇接。小鎮的繁榮來自這裡漁民世代耕耘的南海,也離不開一本流傳百餘年、為昔日海上絲綢之路指點迷津的“航海聖經”《更路簿》。

中國多位學人通過對古籍的反復考證,發現早在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漢,就有先民已在南海航行和生產。而漁民傳抄使用《更路簿》,可追溯至明清時期。一個羅盤加一本《更路簿》,讓中國漁民在沒有精確的航海圖標和衛星定位系統的時代,順利前往南海作業,並下南洋進行交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行者。

“學會更路簿,能當海師傅”。《更路簿》是古代海南人發現和開發南海諸島的真實記錄,它總結了自古以來漁民的南海航行的經驗,成為當時船長必備的“航海聖經”。

“自大潭過東海,用乾巽使到十二更……”這是《更路簿》中的一句話。“大潭”指瓊海潭門港,“東海”即西沙海域;“乾巽”是航行角度;“更”指路程,約10海裏。話雖簡短,但出發地、目的地、航向以及航程標示得很清楚,一本《更路簿》涵蓋了南海所有的島礁,全部用本地方言命名。

“當年漁民到南海打魚和到南洋都靠《更路簿》,漁民在南海收穫海產品後在船上或礁盤上曬乾,再運到星洲(新加坡)等地換煤油、布等商品回來。”潭門鎮上教一村的漁民盧家炳手捧家傳的《更路簿》告訴記者。

這位64歲的老人對這本傳自“爺爺的爺爺”的《更路簿》如視珍寶。他們家世代捕魚為生,先輩都是船長,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並指導自己航行軌跡,他們的航海記錄成就了《更路簿》的初稿。

“南海有‘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的浩瀚,什么風選擇哪個角度航行,有多少暗沙,都在簿裏能找到。”盧家炳87歲的父親盧業發說。

通過歷代漁民的不斷完善和修改,《更路簿》不僅詳細記錄了西沙、南沙群島的島礁情況,也記錄了起航線、島礁地貌和海浪、潮汐、風向等水文氣象信息。在它的指引下,海南漁民不僅探索出捕撈業的黃金水道,也為“海上絲綢之路”鋪平了道路。中國海船越來越頻繁地攜帶大批絲綢、黃金,從雷州半島起航途經越南、泰國、馬來半島、緬甸、印度等國,進行特產交易。

據考證,《更路簿》形成於明代,清朝時民間開始流傳手抄本,目前已發現10餘個版本。彭正楷版本的《更路簿》記載有17條西沙捕魚線路,200多條南沙捕魚線路,29條從南沙返回海南島的航線,充分表明西沙、南沙海域早在明代就已經成為中國漁民的傳統漁場。目前《更路簿》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如今,衛星導航已經代替了《更路簿》,指導漁民出海捕魚,但是《更路簿》的影響並未消失。盧家炳35歲的兒子盧傳明雖然現在完全依靠現代設備指導航行,但在父親的言傳下也完全能看懂《更路簿》,“通過衛星導航比照,你會發現它的記錄真的非常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