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談日本首都圈发展

亞太日報

text

東京城市夜景。(資料圖片)

以東京市區為中心向外輻射擴散半徑80公里,這一範圍內即是日本東京都市圈。在這裡居住的人口多達3400萬人,占到日本全國人口的27%,經濟產值更占到了日本全國的三分之一,城市化水準也達到了80%以上。東京都市圈能夠發展成為世界五大都市圈之一並非偶然,其中體現了日本政府全域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與同樣以首都為中心而發展的京津冀城市圈有著相似的發展區位特徵和戰略意義,是值得研究和借鑒的成功典範。

歷史沿革

自19世紀中期幕末開港後,日本積極學習西方的制度與技術,開始迅速近代化,而東京也成為近代工業發展最快的地區,由一個單純的政治中心轉變為了政治、工業與經濟中心三位一體的集合型大城市,並在二戰時期初步形成以東京、橫濱為軸線的東京都市圈。

戰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工業也迅速擴張,人口從農村自城市的大規模遷移應運而生,東京都市圈成為主要人口流入地。人口的迅速膨脹引發交通、物價等一系列問題,令日本政府開始關注城市空間佈局。

1956年,日本制定《首都圈整備法》,後又成立首都建設委員會,正式啟動制定包括東京綠帶及衛星城市的規劃構思,並將以東京為中心的首都圈界定為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埼玉縣、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和山梨縣這1都7縣的範圍,並一直沿用至今。

此後,日本政府對首都圈進行了五次基本規劃。加之1986年日本建立東京離岸金融中心,東京城內金融業迅速發展,而製造業開始向周邊城市轉移。在這樣的背景下,東京逐步從國內大都市轉變為國際化大都市,東京都市圈也躋身世界五大都市圈之一。

東京街景。(資料圖片)

分散型網路結構緩解人口、產業壓力

東京都市圈發展至今,其“多核心分散網路的特徵尤為明顯,也是其能夠發展至現今地位不可缺少的一項優勢。在東京產業集聚效果形成的過程中,城市規模不斷膨脹。在行政手段失效的情況下,日本政府採取在都市圈內建立多個核心城市的方法,避免中心城市過度膨脹。

在《第三次首都圈建設規劃》中,日本政府規劃形成多中心城市“分散型網路結構,分散東京城市中樞管理的功能,將政府、教育、工業及商業等不同職能向四周城市擴散,並在不同的核心城市形成獨立區域。這樣不僅舒緩了東京城市的人口和產業發展壓力,同時通過產業分散化形成都市圈內均衡發展的局面,體現了日本政府在規劃都市圈時將其作為一個整體納入規劃的全域觀。

事實上,早在1946年,日本政府就在出臺的《東京城市賑災復興規劃》中對東京的發展進行了全方位、整體的規劃。自1956年出臺《首都圈整備法》並形成首都圈整備委員會後,該委員會每隔十年出臺一次首都圈建設規劃,並出臺《首都圈市街地開發區域整備法》、《首都圈建成區限制工業等的相關法律》、《首都圈近郊綠地保護法》、《多極分散性國土形成促進法》等多部法律法規,不斷將都市圈內的新發展納入到整體規劃之中,令都市圈發展有著良好的連貫性並能夠適應不同的發展方向和變化。

日本政府在構建東京都市圈過程中,另一個值得我國借鑒的一大特點,即是注重城市可持續的發展,這也體現出日本政府在規劃城市圈時不僅具有全域性,同時也具有長遠眼光。

在1958年制定的《第一次首都圈建設規劃》中,日本政府提出在東京中心區外設置5至10公里的綠化地帶,以防止城市中心區向外無序擴張和過度膨脹,並在此後的規劃中,提出在核心城市周邊建立衛星城,用以吸納人口和產業,緩解核心城市壓力,保持城市發展的彈性,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東京都市圈範圍廣而發展迅速,各個核心城市與次核心城市通過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和密不可分的產業聯繫,化作為一個整體不斷地向前邁進,這是我國值得借鑒的一大經驗。但與此同時,我國區域發展不均衡也同樣提醒我們無法照搬日本的發展模式,還應按照我國自身國情和經濟發展現狀,制定靈活而又獨具特色的都市圈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