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虞超】2015年即將離去,回顧這一年,O2O產品哀鴻遍野,無數業內人士高呼“資本寒冬”已經來臨的今天,創客們的生存環境是否已經變得岌岌可危?從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始,就有數不盡的創客空間和孵化器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一個又一個團隊帶著自己的夢想進駐其中。然而,最終大家看見的,無外乎手機上又多了一個APP,產品路演時那些項目負責人說着自己的軟件有從哪一個領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最后希望得到投資人數目不菲的投資。這些團隊雖然身在創客空間,卻只能稱之為“創業者”而不是創客,因為創客從一開始就特指那群熱愛硬件技術并以此為樂的人們,他們并不是為了最終自己的“玩具”能夠商業化,更多的,只是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意。
由創客媒體硬創邦主辦,被稱為“2015年最后一場創客盛宴”的創客馬拉松比賽,正是為了尋回創客們的靈魂——硬創,即硬件產品的提升與創造而誕生的。隨著“創客”這一概念的溢化,許多原本不屬于創客的產業紛紛加入,使這個原本僅僅代表着硬件愛好者的詞匯變成了一種“包羅萬象”的事物,原本的創客文化、創客精神也因為這種概念的溢化而支離破碎。“我們想做的,是喚醒人們對硬創的重視”,硬創邦的以為負責人說,雖然過去的那些硬創出身的創客們起初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在為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并經歷捶打與磨練后,他們成長的速度很快,實力也會比許多創業團隊更強。
沒有琴弦卻能奏出美妙樂曲的“空氣吉他”
創客馬拉松起源于2013年,至今已經完成了上百場有影響力的比賽。它采取了“從0到1”的開發競賽形式,要求參賽團隊以3-5人為一組,在技術導師的協助下,于48小時內完成硬件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在游戲界的跳票之風早已“跨界”到硬件的今天,想在兩天內完成產品的全部開發工作,對于創客們而言具有極大的挑戰性。
自今年年初開始,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進入創客圈,“到處都是孵化器和創客空間,卻‘粥多僧少’,沒有足夠的創客去使用它們,最終造成資源的浪費”,以為資深創客如是說,“而且這些新進入的資本或許并不懂創客,(他們)關注的也許只是自身的經濟需求。”這種思想的蔓延不僅僅對創客造成了破壞性傷害,同樣也是“創客”概念溢化的元兇之一。而類似創客馬拉松這樣的賽事既為創客們提供了回歸硬創本源的舞臺,讓他們得以盡情展示自己的平生所學,同時又承擔了外部資源與創客之間連接的紐帶,使投資人和孵化器能夠與創客們進行face-to-face(面對面)的接觸和交流,那些優秀的創意,最終可以脫離原型機,幫助更多人解決實際問題。
創客群體的擴大離不開創客文化的感召,創客精神的傳承更需要每一位熱愛硬創者的身體力行。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創客的隊伍,這個民族就會具備越來越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原本被外來人“帶歪”的創客路,離回歸正軌之時,想必也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