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的興起:"帝吧亞文化"及其逆襲

澎湃新聞

text

【亞太日報訊】百度貼吧“帝吧”(李毅吧)這個網絡亞文化社群,近期闖入了主流媒體的視野。以一位現已退役的足球運動員“李毅”為關鍵字生成的百度貼吧,為何會聚集起如此眾多的中國網民,進而震盪出如此浩大的輿論聲勢?——這或許是不少網友頗為好奇的一個問題。澎湃新聞日前發文,對“帝吧亞文化”的緣起展開追溯。文章摘編如下:

李毅是誰?

2003年12月3日正式上線的百度貼吧,為各種興趣愛好者的成規模聚集,提供了一個便捷度高、定向性強的網絡平台。這個格外強調用戶參與、協同創造、交流分享的網絡平台,聚合起各式各樣的趣緣社群在此互動,因而為“粉絲文化”的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的陣地。

創建于2004年的李毅吧,最初只是一個普通的球迷社區,吧友們在此交流足球明星李毅的情況,分享與此相關的信息和資源,和一般的網絡球迷社群相比,當時的李毅吧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但自2005年5月以來,李毅吧的用戶活躍度和帖子數量激增,並一躍成為百度貼吧“足球明星”分類目錄下會員數量最多的貼吧,其會員數量遠遠超過“小小羅吧”、“卡卡吧”、“梅西吧”等以國際足壇巨星為關鍵字生成的百度貼吧。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李毅的球技有多麼出類拔萃,而是因為李毅——或者說,由球員本人與大眾媒體雙向互動塑造出的媒介形象“李毅”——曾經多次說出引發網眾熱烈爭議的言論,具有極強的爭議性和話題性。

足球明星李毅

李毅曾為中國國家隊出場30次,攻入2球,被“高級黑”的網友戲稱為“作為一名防守型前鋒,資料非常搶眼”。在這些言論中,尤以“我的護球像亨利”這句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2005年5月25日,李毅所效力的深圳健力寶足球俱樂部,在亞冠聯賽小組賽中以1比0的比分戰勝了韓國的水原藍翼足球俱樂部,據5月26日出版的《體壇週報》報道,李毅在這場比賽結束後接受記者採訪時“非常得意地”說道:“這些都是朱導教我們的。在沒有多少時間的情況下,就在對手角旗處耽誤時間,像亨利在場上那樣護球。我今天這兩下子還可以吧?”在這篇報道的實體出版和網絡轉載過程中,這句話被報紙編輯和網絡編輯斷章取義地縮寫為“我的護球像亨利”並作為整篇報道的標題,“我的護球像亨利”由此成為李毅的“名言”而廣為流傳。

在中國足球水準與世界頂尖水準有目共睹的巨大差距的映照下,李毅將自己與世界頂級球星亨利相提並論的這句“豪言壯語”,被很多球迷視作中國職業球員能力不足卻格外自負、大言不慚的典型事例,並且與李毅此前的一些惹人非議的行徑——例如,他曾在2004年的亞洲杯決賽上錯失了絕佳的得分機會,中國隊最終1比3不敵日本隊,在“家門口”(北京工人體育場)痛失亞洲杯冠軍,李毅也因此成為許多球迷眼中的“頭號罪臣”;又如,他曾在2005年5月17日深圳隊主教練遲尚斌因球隊戰績不佳而引咎辭職當天,以“天亮了”、“惡有惡報”這樣的言詞來回應“現在感覺怎麼樣”這個問題,翌日,遲尚斌與深圳俱樂部前代理董事長楊塞新在北京召開發佈會,拋出深圳隊存在(嚴重不服從管理的)“球霸”的說法,李毅也因此成為了中國足壇大球霸的代表人物之一。——共同構成了圍繞著這名球星的爭議漩渦。

為什麼會被稱作“帝吧”?

足球無疑是二戰以來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世界第一運動”,而這個集體性的競技項目也被很多人稱作“和平年代的戰爭”。基於這樣一種奇特的隱喻關係,冷兵器時代的軍事修辭與封建王朝的政治修辭,常常會被運用到大眾媒體對足球賽事的報道,以及球迷群體對足球新聞的評述當中。亨利這位法國隊當時的王牌前鋒,就被喜愛他的球迷們尊稱為“亨利大帝”(Henri le Grand,典出法國波旁王朝的開國君主亨利四世的尊稱),而自比亨利的李毅則被中國球迷富有反諷意味地戲稱為“李毅大帝”,這個稱謂很快就成為李毅的知名綽號,在圍繞著足球這項興趣愛好而建立起來的趣緣社交網絡中獲得頻繁的使用。

足球明星李毅

“李毅大帝”與其說是文化產業出產的文化商品,不如說是李毅吧使用者集體DIY的媒介產品。正因如此,李毅吧也被那些積極使用該平台的互聯網用戶約定俗成地稱作“帝吧”。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友湧入“帝吧”,李毅吧用戶的行為也不再是以交流分享李毅的相關信息為主——網友使用“帝吧”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文字/圖像/音訊/視頻編輯軟體等多種媒介手段,對“李毅大帝”這個媒介產品展開形形色色的嘲諷與惡搞,進而以“李毅大帝”作為創意生發點,引申出對於中國足球乃至中國社會諸多現象的嘲諷與惡搞。

製造網絡“內涵”文化

為了應對相關法律規定的信息審查機制,這些互聯網用戶採取了以“高級黑”為代表的五花八門的表意策略,他們將這些迂回曲折而又流露著草根式機智的表意策略概稱為“內涵”,通過花樣百出的“內涵貼”來影射那些難以直言卻又不吐不快的公共事件評論、社會現實感知或者淫穢暴力信息,由此疏導、宣洩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積鬱的不滿情緒。經過大量用戶的長期互動和共同努力,“帝吧”形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網絡社群,成為了諸多網絡熱詞、網絡黑話、熱門段子/圖片/表情包的策源地,其核心會員也因此頗感自得,甚至將“帝吧”誇為“百度最內涵貼吧”。

在發源於“帝吧”的網絡文化中,影響力最廣的莫過於“屌絲文化”。2010年,一些李毅吧的會員因與時任吧主發生矛盾而退出該貼吧,轉而成立“雷霆三巨頭吧”;此後,這兩個貼吧的會員群體之間發生了多次糾紛爭吵,在爭吵過程中,雷霆三巨頭吧的會員將“D絲”(D取自"帝"的諧音)中的“D”用讀音相近的“屌”字替換,創造出“屌絲”一詞,以此作為一種侮辱性稱謂來指稱李毅吧的會員。但是,李毅吧的大量會員卻以某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姿態領受了這個稱謂,並從此以“屌絲”自稱。

不僅如此,這些用戶還以“屌絲”為核心詞,提出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合成詞,如“矮醜窮”(“矮矬窮”)、“土肥圓”、“女屌絲”、“高富帥”、“白富美”等等,或者為一些原本就在網絡空間具有一定流傳度的詞語如“女神”、“喜當爹”、“逆襲”賦予新的含義,從而編織出一套獨特的符號體系,進而運用這些符號創作出一種風格粗鄙的“內涵文”,以此承載這個亞文化群體對於社會的集體想像和價值觀念。

謀求正能量轉型

“屌絲文化”的廣泛流行令“帝吧”聲名大噪,“帝吧”也因此吸納了更多的互聯網用戶,並一舉超越“魔獸世界吧”,成為百度所有貼吧當中會員數量排名第一的貼吧;但與此同時,“屌絲文化”也因其“傳播負能量”、“格調低俗”而飽受官方媒體的詬病。近年來,“帝吧”的吧務團隊有意識地謀求貼吧的轉型,2014年開始擔任李毅吧吧主的網友“英三嘉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李毅吧需要一種新的文化,就不再停留在屌絲之類的事情,而是一種正能量,但是正能量的精神必須是吧友自己給的。”

為此,“帝吧”一方面堅持其草根風格和民粹立場,另一方面又在吧務團隊的引導下,發生著朝往“弘揚正能量”方向發展的主流化轉型。

截至2016年1月21日13時,李毅吧的會員數量已超過2090萬;一個可作對比的資料是,中國台灣地區2014年底的人口約為2343萬。雖然“帝吧”一直保持著“高級黑”和“自黑”精神,但它對“粉絲文化”和“成功學”的象徵性抵抗,卻並不意味著自居邊緣、拒斥主流的反叛性;它所發明的“屌絲逆襲”說法,既投射著下層青年關於機會平等、階層流動的自強願望,又蘊含著遵循和利用既定社會規則、認同和複製既成權力秩序的犬儒理性。“帝吧亞文化”與政府部門、權威官員之間始終維持著一定距離,而這個以男性球迷為主的亞文化群體,長期以來一直都彌漫著民族主義情緒;而當下備受宣揚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正是當今語境下網路亞文化與主流話語彼此接合的最為近便的路徑。也就是在這個主流化的過程中,“帝吧”群體通過儀式感極強而又狂歡色彩濃厚的“出征”,完成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民族主義情緒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