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子品牌霍盛的业绩增长符合预定目标

界面新闻

text

过去两个月里,林世伟(Steven Lien)已经去了两次武汉。最近一次在3月底,正好是当地樱花盛开的时节。这让他回想起了同样以樱花著称的美国首都华盛顿,林世伟早年在这座城市求学。

作为新任的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林世伟到访武汉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欣赏樱花。

去年3月,霍尼韦尔在武汉成立了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霍盛),作为其在中国的新兴市场总部。与此同时,霍尼韦尔推出了名为霍盛的全新子品牌,武汉是该品牌运营中枢。

履新中国区总裁的同时,林世伟也开始担任霍盛的法人代表。

4月2日,林世伟在上海的霍尼韦尔中国总部大楼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他上任后连续两次前往武汉的目的之一,是与霍盛在当地的团队沟通,了解他们在研发、销售和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设立全新子品牌霍盛,是霍尼韦尔应对中国市场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将公司原本的中高端市场定位,逐渐下沉到中端甚至中低端,同时把销售目标市场由东部沿海延展到内陆和西部。

推出相对独立的子品牌,可以让目标客户对霍盛有全新的认知,而不是停留于对霍尼韦尔原本的刻板印象。目前,霍盛正在开发包括工厂自动化、个人防护用品、安防消防和智能楼宇在内的一系列新产品。

霍盛项目由霍尼韦尔的全球首席执行官杜瑞哲( Darius Adamczyk)亲自推动,称得上是该公司的“一把手工程”。

今年2月,林世伟接替张宇峰出任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他2003年加入这家全球500强公司,2016年升任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此后开始常驻上海。

霍尼韦尔拥有四大业务板块,除航空航天外,还包括智能建筑科技、特性材料与技术以及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履新中国区总裁后,林世伟仍将管理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的业务。

前任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上周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为霍尼韦尔工作31年后,他已选择在今年2月底提前退休。张宇峰担任中国区总裁的任期始于2019年11月,他表示,未来计划做一些过去一直有兴趣,而自己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张宇峰任内,霍尼韦尔的子品牌霍盛实现了落地。

去年11月的一次采访中

,张宇峰透露,希望未来三到四年内,霍盛能突破10亿元销售规模的门槛。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年销售额约为30亿美元(约合197亿元人民币),是除美国以外公司的最大单一市场。

张宇峰当时提及,霍尼韦尔在中国新兴市场业务的人员规模已超过130人,其中约30人在总部武汉新招聘,其他的人员则位于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地。

林世伟称,霍盛目前的业绩增长符合张宇峰此前提及的目标,但并未披露具体的数字。

他还透露,随着业务增长,霍盛计划在未来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内,实现在武汉人员规模的翻番。

在林世伟看来,除霍盛外,霍尼韦尔在中国的重点业务还将包括健康、安全和环境、智能物流仓储以及数字化工厂、新基建和数字化等方面,该公司的四大业务集团将制定各自的增长战略并加以执行。

截至目前,霍尼韦在国内拥有50多家独资公司和合资企业,在华员工人数约1.1万名。

谈及今年的发展目标,林世伟称,霍尼韦尔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会高于6%,因此他希望公司的营收增长能与国内经济增速保持同样的水平,甚至更快。

他提及,去年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业务版图中的亮点之一。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去年5月,霍尼韦尔在中国的运营已完全恢复正常,该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因此在去年得以继续实现正增长。

在前任中国区总裁张宇峰任上,他曾提出推动中国区营收增幅重回两位数的目标,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到了这一目标的实现。2017年前后,来自本土企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加之霍尼韦尔中国的体量越来越大,使得营收规模想要实现两位数增长变得不再轻而易举。

自2018年起的三年间,霍尼韦尔中国区经历了四任总裁,沈斌、余锋、张宇峰和林世伟先后出任中国区掌门人。

其中,沈斌在上任半年后离开了霍尼韦尔;余锋在履新一年后调往美国总部,升任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智慧能源业务全球副总裁兼总经理;张宇峰也在任职一年多后选择了提前退休,开启他在霍尼韦尔之外的另一番事业。

林世伟称,并不担心外界对于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近期多次更迭的担心。

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过去几年,中国区的领导层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但这也表明,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霍尼韦尔在中国的各项业务依然能保持较为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