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能治哪些病? 看看中医专家怎么说

未知

text

  核心提示

  即将到来的夏季,是冬病夏治的好机会。冬病夏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哪些疾病可“夏治?据中医介绍,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风湿类疾病、胃肠道疾病、骨伤类疾病等适合在夏季进行治疗。

  呼吸道疾病

  根据病情 敷贴穴位各不相同

  “夏天治疗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是最常见的。中医专家陈维铭表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属肺所主,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也就是说,吃冰冷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同样的道理,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再加上现代人往往用“抗生素来治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人最易受邪。从肺辨治,根据病情,每个人敷贴选取的穴位各有不同。比如,小儿哮喘重在治脾,老人哮喘重在治肾。主要选大椎、肺俞、膏肓、心俞、肾俞、命门、定喘等穴位贴敷治疗,以皮肤发红,出现似痱子大小的水泡为度。

  穴位敷贴治哮喘类疾病的膏药,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此外,穴位注射配合穴位敷贴疗法,对治疗结核病效果较好。

  过敏性疾病

  寒则热之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总的来说,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性疾病大多属寒性体质,根据中医“寒则热之的治疗原则,要用热性药、补气药进行治疗。其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夏季不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季节,为缓解期。因此,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

  过敏性鼻炎在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夏季是人阳气最旺盛之时,同时也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因此过敏性鼻炎在夏季可以选择穴位敷贴治疗,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伏贴。

  三伏天在相关穴位用温热、补虚药物敷贴治疗,能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用针灸来冬病夏治,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湿类疾病

  缓解时期 配合辛温之药治疗

  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中医上说,“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是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加以治疗,效果蛮好。

  冬病夏治适用于感受风寒、外伤,长期慢性劳损而受寒加重的风湿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以及肩周炎、腰突症等。这些疾病遇冷加重,属风寒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脾胃虚寒

  少食冷饮 更适合冬病夏治

  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明代中医学家张景岳说,“三焦痛症因寒者十居八九。他认为,寒则凝、温则通,胃脘痛虚寒症为多,治疗宜温通调补。虚寒性胃痛和腹泻病人容易在冬季因受寒而发作。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看,人在夏季其实脾胃很容易虚弱,如果贪食冷饮,常呆在空调房,会损伤脾胃。因此,脾胃虚寒的人如果吃寒凉的东西,容易腹痛。平时易手脚冰冷的人,大量喝凉茶后易腹泻。这类人群,即便在夏季,清晨或夜里温度较低时,也应及时加衣避免受凉感冒,尤其不要把空调温度开得太低。

  按照中医的分类方法,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治疗和日常保养方法。其中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

  骨伤类疾病

  内外兼治 逼出关节风寒湿邪

  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骨伤类疾病,大多是由不正确姿势引起。坐的姿势不好引起腰椎病;老是低头引起颈椎病;而手臂老是保持一个姿势或太用力,会引起肩周炎。还有睡得不舒服,会加重这些骨伤类疾病。

  中医认为,寒主痛,风寒、湿邪都会加重骨伤类疾病的病情,患颈椎病的人都不大喜欢吹空调、电扇,如果对着冷风吹,会感觉像冻住了一样,越来越疼,所以颈椎病病人冬天特别难熬。骨伤类的病属于冬病,在夏天治疗刚好,利用夏天人体毛孔疏松、血液流通顺畅,使用驱寒的药物逼出关节中的风寒、湿邪。

  骨伤类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不大一样,一方面,它表现在躯体上的疼痛是有具体指向的,另外,它又是由身体内的虚寒引起的。所以,治疗骨伤类的病要内外兼治,先治疗躯体的疼再补内里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