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牛湾风景区。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6日电题:通讯:敕勒川草原:从“蛮荒之地”到京津冀“后花园”
中新网记者 张玮
“又见敕勒川草原,这才是草原都市该有的样子。”16日,游客在“春姑娘”的指引下感受着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的草原风情。
16日,“‘杏’福花开敕勒川”--第十届乌素图杏花节在呼和浩特市乌素图公园举办,活动以观赏满山遍野的杏花为中心,带领游客感受敕勒川的自然美景、淳朴民风和文化传承。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脍炙人口的北魏民歌流传至今。
谁曾想留给后人无尽遐想的敕勒川草原,由于近代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生态环境一度恶化,植被衰退、乱石林立、黄土漫天……
近些年,呼和浩特市加大生态治理的建设力度,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敕勒川草原从“蛮荒之地”摇身变成京津冀“后花园”。
2021年春天,呼和浩特市开启首届花季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多种花卉次第开放于敕勒川草原,活动将从4月交错持续至10月。
敕勒川草原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大青山前坡,是集草原保护、草原修复、草原文化以及融合休闲旅游、生态研学、体育运动、会展活动、马术表演等于一体的城市草原生态功能区,是呼和浩特市最重要的生态屏障。
图为乌素图杏花节现场。 刘文华 摄
恢复草原生态,需要摸清楚“水、土、气、植、动、微”等影响这一区域植物生长和生态变化的要素,以及其历年间的变化规律。
科研团队经过调研、考察,选取适宜这一地区生长的植物,采用人工撒播和机械喷播相结合的方法播种,并配合草原封育、草原松耙、草原灌溉等手段进行修复治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生典型草原生态情景。
走近百草园,一大片紫色的花田迎风摇曳,好似一群优雅神秘的精灵;马鞭草的田野里荡漾出阵阵花香;七彩花田里,百合花、鼠尾草……把这里装点的绚丽多彩。
铁路、公路、机场架设着呼和浩特与国内外通连的交通网,动车和高铁陆续开通,通往北京仅需2个多小时,这让京津冀的游客更方便揭开诗歌中敕勒川草原的面纱。
来自北京的游客程静领着5岁的儿子总喜欢在周末往返于京蒙之间,她说:“看草原、骑骏马,去了解昭君出塞,去看看茶马古道,去品尝舌尖美食....。。好多内容,一次怎么玩儿得够。”
据了解,敕勒川草原夏季平均湿度为67%,负氧离子浓度在整个植物生长季平均超过1200个/m?。
2020年8月,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实施敕勒川生态谷沿线生态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景观花田,最终形成以敕勒川生态谷沿线为主建立的生态廊道示范样板。
2021年,呼和浩特市两会上提出南部以黄河、长城为依托,北部以敕勒川草原为中心的“美丽青城草原都市”的发展目标。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兰毅说,草原都市将进一步吸引京津冀等周边主要客源地的游客,吸引国内外游客爱上敕勒川,发现呼和浩特无处不在的美。
《敕勒歌》的千古传唱是不可替代的草原文化符号。
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推进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创建工作,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适度放牧、生态旅游、科普宣教、科研监测、文化体验等活动。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获批成为首批试点。
近年来,拥有万亩草场和全国最大蒙古包会议中心的敕勒川草原成为呼和浩特市聚集文化、美食、休闲、活动、赛事为一体的新地标,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官方表示,随着新建功能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历史上的敕勒川将再现在蔚蓝的天空下,一个“新时代”的国际草原都市俨然呈现出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