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变绿洲——探訪中國最大生態移民區

新华社

text

“我們剛搬來時,外面刮陣小風屋裏傢具很快就能被黃沙覆蓋。夏天大家都盼風,颳風涼快,但我們這裡卻最怕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團結村村民蘇克林說。

蘇克林的老家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同心縣新莊集鄉,山大溝深、乾旱少雨,只能“靠天吃飯。為改善生存環境,十幾年前,寧夏開始陸續開展大規模移民,20多萬人舉家遷往紅寺堡,告別極度缺水的家鄉。

團結村是蘇克林的新家,在1999年前,這片區域在民用地圖上沒有任何標記,因為這裡曾是一個靶場,非常荒涼。由於靠近騰格裏沙漠東北邊緣,加上當初綠化沒跟上,“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曾是這裡的真實寫照。

“‘荒漠沙灘’是我們來這兒的第一印象。紅寺堡區林政辦主任馬進說,當時村民種玉米,一場風沙就能把玉米苗全部淹沒。

為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讓從西海固地區搬遷出的群眾留得住,自移民伊始當地就始終把生態環境改善放在首位,建設過程中也體現著紅寺堡人的智慧。

紅寺堡區區長丁建成說,為讓沙漠戈壁變綠洲,紅寺堡區每年投入1億元,大力進行生態建設,建區時沒有1平方米綠地的城區如今綠地面積已超過5000畝。

“過去是一碗飯半碗沙,現在一年最多刮兩場小沙塵,這對處在沙漠邊緣的地區來說難能可貴。紅寺堡區中圈塘村村支書楊國文說。

夕陽西下,記者漫步在佔地800畝的生態公園,50多個品種近200萬株林木紅花綠樹層巒疊翠,夕陽映照在人工湖面上,讓人猶如到了江南水鄉。

“這片湖面以前是一個鹼水坑,地面無法種莊稼,所以我們改造成了人工湖。紅寺堡區園林局園林辦公室主任馬克龍說,湖內蓄水可供周圍植被綠化灌溉,又可作為休閒景觀。

雨水增多和小氣候改變,是紅寺堡生態改善的最好證明。“我們這裡水比油貴,只要有一場有效降雨,林業部門就能省下100萬元灌溉、養護費用。馬克龍說,隨著植被的恢復,降水量連年增多,今年前半年的降水量就超過往年全年。

生態改善後,紅寺堡吸引了一批風光發電企業和葡萄酒釀造企業投資。開發初期一片荒漠的紅寺堡如今已累計種植葡萄10萬畝,引進葡萄酒加工企業11家,葡萄年加工能力近4萬噸,當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也由不到500元,增至去年的5317元。

20多萬移民已在此紮下根,靠勤勞的雙手住上樓房,液晶電視、空調、冰箱等早已成為家裏的尋常物件。楊國文告訴記者,全村買車的家庭已超過一半,一些村民放下鋤頭就到駕校學車,村民購買的不少轎車價格都在20萬元以上。

從昔日荒漠戈壁,到如今的高樓、綠洲,生態移民區越來越繁華,紅寺堡的變遷是中國貧困地區變化的一個縮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