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番表述,引发社会关注。
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也是财富之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仅能增加有效供给,更是提供就业、保障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在历届重要会议上,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都一再被强调。而这次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时点上,五中全会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颇具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互联网产业和新经济业态更是蓬勃兴起。相形之下,实体经济的步子则相对缓慢。在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遭遇的困境屡次进入公众视野与政策关照范畴。而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大形势下,实体经济更是受到直接冲击。资金流、物流、商流之困,加上海外市场萎缩的影响,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显然需要更多地被看见。
从长期数据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互联网及相关服务行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普遍在20%以上,且年年都有大幅增长;规上工业企业的营收利润率只能在5%-6%之间徘徊,2019年还出现了下滑。利润率的低迷,导致了“辛辛苦苦做实业,不如搞资本运作”等言论、资金“脱实向虚”的态势、部分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屡屡出现。
当此之时,如何遏制脱实向虚趋势、振兴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命题。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从产业角度看,数字经济、产业协作正在重塑传统实体经济形态;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在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集中发力高端制造领域;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在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化步伐,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可以看到,制造业正成为各国重构竞争优势的关键节点。
应对这种“双重挤压”局面,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为突出重要的位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壮大新动能。而向高端制造要利润,则成了我国实体经济突破当下弱势局面的关键所在。强调“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意义亦在于此。
制造产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以长珠三角为代表的制造业飞速发展,但规模的急速扩张所造就的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制造业强国,部分行业长期处于供应链下游甚至外包位置,远离核心技术研发、远离产业链核心,这些都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且较为被动,“卡脖子”危机便是一个例证。
除了技术水平外,供应链服务体系同样是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正如公报指出的,未来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和流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率只有3次左右,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在10次以上。因此,当前亟待发展和完善我国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制造业运营效率,运用数字技术发展产业互联网,优化物流供应链体系,减少大量重复无效流动。
要达成公报所提出的“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显然需要作为供给侧的实体经济的有力配合。当中国制造具有足够的质量、品牌吸引力,才能够真正留住内需、创造内需,实现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而要引导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给企业提供更多创业创新空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所在。打开市场活力的钥匙,在于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不断简政放权、为企业做“减”法。
事实上,为实体经济减负、为小微企业助力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通过全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1-8月份新增减税降费1.88万亿元,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的负担。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接下来,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引领下,把实体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着力点,在赋能企业创新活力上可以有更多作为。比如在财政税收政策上可以进一步向那些积极投身研发投入的企业倾斜、在人才政策上进一步松绑、在教育领域投入更多资源解放科研生产力等等,解除妨碍创新的各种制度束缚,为创新营造良好生长土壤,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