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中國出口保持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長。新華社發鄧智煒攝。
從去年的中共十八大報告到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國決策層已多次強調要培育出口新優勢。分析人士指出,這顯示出在“內外兩頭受擠的外貿大環境下,中國為保持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尋找新的著力點。
兩份報告都要求:形成以技術、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推動對外貿易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效益提高轉變、從成本和價格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
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今年外貿增長的具體目標,但提出要“穩定出口。提交人代會審查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報告顯示,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力爭增長8%左右,這一指標比去年預期目標約低2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結構長期靠投資和出口失衡的狀況於2011年出現改善的“拐點,經濟增長開始趨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主線。
即便如此,穩定出口依然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方面。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表示,中國外貿直接帶動就業的人數超過8000萬,其中60%來自農村。穩定出口不僅關係到經濟增長、勞動就業,還關係到城鄉的協調發展,關係到國內消費的可持續增長。
中國外貿喜憂參半。8日,海關總署宣布,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出口增速連續回升,經季節調整法調整後,前兩個月單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12.4%和20.6%。陳德銘表示,2012年中國出口的全球份額預計會升至11%左右。
5日,有“中國外貿風向標之稱的第23屆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在上海閉幕。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到會境外客商和出口成交出現“雙降,且出口成交降幅明顯高於到會客商降幅。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說,過去十年,中國出口保持年均20%以上的快速增長,體現了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提升,但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中國外貿競爭力正在下降。
去年下半年以來,海關總署每月隨機抽取2000家出口企業開展跟蹤調查。調查顯示,近一半企業反映其出口訂單較上年同期減少,同時七成左右企業反映生產綜合成本較上年同期上漲。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說,中國出口競爭力核心的成本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企業需要通過新技術、設備、市場來塑造新優勢。
據商務部分析,今年中國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外部環境上:歐美需求將繼續疲軟;全球貨幣寬鬆競賽也存在巨大風險;國際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強化。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今年一二月外貿勢頭較好,但由於春節因素,每年一二月份的外貿數據波動性較大,前兩個月的開局仍不足以改變對全年外貿形勢的總體預期。
在這種背景下,蔡洪濱說,如果企業不在其他方面找到出口新優勢,出口下降是必然的,企業需要提高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形成競爭力。
陳德銘8日還表示,最近不僅是日元,包括美元、歐元等不少國家的貨幣都實行了定量寬鬆的政策,如果這些主要貨幣較大幅度貶值,對於中國和其他新興國家的進出口將造成很大影響。
分析人士指出,培育中國自身出口新優勢仍然是應對匯率風險的出路所在。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日前指出,作為應對,中國一是要加快產業升級、自主創新,不斷提高外銷產品品質;二是要加快國內經濟結構調整;三是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
商務部已經把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列為今年外貿工作主要任務之一。具體措施包括,打造重點出口產業集聚區,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支持企業培育品牌、建設研發中心,加強國際行銷網絡建設等。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雲說,出口不要追求太高的目標,出口順差太大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內需不足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