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孙长栋
最近几天,中美俄等大国之间互动频繁。习近平主席已于7月3日至4日访问俄罗斯并与俄总统普京进行年内第三次会晤。
在会晤中,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携手努力,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将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打造成两国发展振兴的助推器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7月7日至8日的G20峰会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普京终于将实现就任后的首次会晤;G20峰会期间,特朗普与习主席也将于海湖庄园会晤百日后再次见面。中
美俄三国领导人各自之间的会晤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正处于剧烈变动的当下,有人担心中美俄之间是否会再现冷战时期的大国三角博弈?
美俄关系积极因素不能低估
当前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俄美关系由于对峙长期持续而引人关注。“双普”的首次会晤是否能扭转美俄关系走势?在最近美军战机击落叙利亚战机、北约战机危险性靠近俄防长座机等事件的背景下,媒体普遍对“双普会”、对美俄关系未来走向看法悲观。
对此笔者并不完全认同。一方面,美俄关系存在根本矛盾,美俄精英和社会都对对方存有强烈反感情绪,“通俄门”也对特朗普改善美俄关系构成强力制约,未来美俄关系改善空间有限;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低估美俄关系未来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众所周知,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就一直主张改善美俄关系。这并不是特朗普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他一直欲推进的战略考虑。虽然特朗普下令对叙利亚发动袭击、对俄展开新制裁,但这更多是在“通俄门”压力下做出的象征性举动,并未对当前美俄关系构成实质影响。
我们还应看到,在改善美俄关系上特朗普并非孤军奋战,基辛格和刚刚去世的布热津斯基等美国“大腕”都为此积极活动和游说。尤其是基辛格日前到访莫斯科,并于6月29日受到普京接见。
虽然普京的新闻秘书否认基辛格是G20峰会“双普会”的中间人,但基辛格和普京的见面显然不是为了寒暄感情。
笔者认为,G20峰会上“双普会” 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防止美俄关系继续惯性下跌。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和美国的历任总统执政伊始都致力于加强和改善美俄关系,然而两国关系却是一直在螺旋向下发展。目前美俄关系已处于冷战以来最糟糕状态,进一步下滑将非常危险。
此次“双普会”难以令美俄关系实现180度的反转,但是各方希望这将成为美俄关系触底回升的标志性事件。
再看中美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似又进入不确定状态。在6月21日举行完中美首次外交安全对话后,美国宣布对台14亿美元的军售项目。
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6月28日还通过了对《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一项重大调整,同意美海军军舰例行停靠台湾港口,并允许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接受台湾军舰的进港要求。
此外,美军舰还闯入我中建岛12海里。这些都反映出不少美国政治精英对中国的遏制意图不断加强。
一方面,中美之间经贸、人文交往日益密切;另一方面,美对华的疑虑和焦虑感也在不断上升,不少美国精英日益视中国为主要对手。
不少专家预计,未来中美关系将更趋复杂,两国间互利合作和竞争对抗的因素可能都会加强。
中俄并非因“反美”而走近
对于日益密切的中俄关系,很多地缘政治学者更习惯于将之放入中美俄关系的大棋局中考量,认为中俄当下的亲密关系主要是出于共同反美的需要。
一些国际问题观察家也因此患得患失:乌克兰危机后有美国精英开始忧虑中俄走近共同反美;每当中美关系取得成果,就有俄舆论担忧俄利益因此受损;每当俄美关系开始改善,国内也会有人担心美国拉俄共同反华,就像当年拉中国共同对抗苏联那样搞战略博弈。
对此笔者并不认同。考察中俄关系,维系双方的利益纽带,首先是两国各自的边界安全需要。上世纪中苏对抗的历史告诉我们,中俄两大邻国必须要走睦邻友好的道路。
其次是中俄两国的互利合作。中俄在能源、军工、农业、旅游、电子商务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日益密切,推动着中俄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当然,中俄对绝大多数国际问题看法一致或相近,并在此基础上经常合作共同行动,也是密切中俄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
但应指出的是,中俄在国际问题上的合作并非针对美国,而是为了改进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如果有人一定要将国际秩序等同于美国,那么,中俄的合作目的也是为了争取与美国合作,而不是与美国对抗。
大国间“零和博弈”正日益远去
笔者也不担心当年冷战期间中美俄三角对抗博弈再现。考察冷战结束以来中美俄三边关系可以发现,中美、俄美和中俄关系都在按照各自的逻辑发展,任何一组双边关系都未对另外两组双边关系构成强烈冲击。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已成历史,大国间的“零和博弈”正在日益远去,中美俄之间也难再现二对一式的三角博弈。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不会追随美国孤立第三方。
因此,无论是美俄关系改善、中俄关系加强,还是中美关系取得新进展,第三方都没必要因此过度担忧。
展望未来,经济、高科技和人文交流日益促进全球化和世界融合,中美俄应考虑如何加强合作,维护共同利益,防范共同面临的挑战。
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地缘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曾强调:“本世纪不会出现20世纪后期那样的一国独霸局面。倘若世界主要地区无法开展建设性合作,从而使我们解决全球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那么本世纪将发生密集的全球性骚乱。21世纪的选择不是在霸权与和平之间,而是在混乱与合作之间作出。”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