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深山黎乡观如画风景品浓郁文化感苍桑巨变

中国新闻网

text

艺术家将当地自然、人文环境、黎乡故事等画在村民居所墙壁上,打造“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记者王晓斌 摄

中新网海南昌江7月26日电 题:海南深山黎乡观如画风景品浓郁文化感苍桑巨变

记者 王晓斌

“这一带山谷的景色极其美丽,向着山谷那边的山坡,不是树木不生的险阻断崖,就是被森林覆盖着或耸立着突起的岩石山。”88年前,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徒步穿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时,如是描述当时所见。

而今,位于海南中部山区最偏远、曾经最贫困乡镇之一的王下乡,倾力打造“黎花里”文旅项目,让世人得以领略此地山川人文之美,亦使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黎族乡民初步吃上了旅游饭。

艺术家将当地自然、人文环境、黎乡故事等画在村民居所墙壁上,打造“流动的黎族文化博物馆”。 记者王晓斌 摄

王下乡地处海南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腹地,在雅加大岭和黎母岭群山环抱中,热带森林葱郁,大小溪流纵横,被资深驴友评为当今“海南自驾最难到达的地方”。

“在上世纪末期,王下乡依然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很多老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山。”王下乡党委书记刘永辉说,近些年当地先后打通“出山之路”,完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以黎族文化为核心,以自然原生态为体验重点,策划开发了“王下乡·黎花里”。

外地客人在挑选手工艺品和农产品。 记者王晓斌 摄

“简而言之就是村民生活方式旅游化,村民生活环境景区化。”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青是“黎花里”项目总策划,她早前多次采风至王下乡,为情与景和独特的黎族文化所触动,遂发起相关策划,“‘花’即木棉花最早盛开之地,‘里’代表在此一步一里一风情”。

在林青看来,王下乡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别样风光,参访旅人无不惊艳,只不过“深山藏王下”,需要游客“黎花三里寻”。

热带原始森林的遮蔽下,王下确有海南岛他处罕见的景观——喀斯特地貌。在一处名为“皇帝洞”的石灰岩溶洞附近,可近距离观赏自然形成的“十里画廊”岩壁。与常见的灰白黑喀斯特地貌不同的是,此地岩壁间以咖啡色、铁锈色等暖色,加之褶皱构造明显,远观如同印象派油画长卷,令人过目难忘。

图为王下乡的第一所民宿,由几座装配式船型屋组成。 记者王晓斌 摄

人文风情方面,王下钱铁洞是迄今发现的海南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洞内已挖掘出石核、砍砸器、手镐、动物化石碎骨等近百件文化遗物,表明在两万多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这一带活动。相邻的洪水村是海南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黎族船形茅草屋村落,村里共有153间船型茅草屋,被誉为黎族“活着的文化标本”。

因看好“黎花里”项目的前景,已有企业投入资金,建成了王下乡的第一所民宿。这家位于浪论村的民宿由几座装配式船型屋组成。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屋顶覆盖的是黎族船型屋所用的茅草,屋内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夜幕降临,黎族器乐艺人在排练歌曲,为欢迎游客歌舞晚会做准备。 记者王晓斌 摄

“目前只有十三间房二十余个床位,周末、节假日入住需提前预订。”大多数民宿服务人员是当地村民。前台接待员韩小春曾在省会海口打工,回村结婚生子后就成了无收入的家庭主妇,直到一个多月前受训成为民宿服务人员,“现在就在家旁上班,每月可挣两千元(人民币,下同)。”

图为在王下乡浪论村,为欢迎外地游客,当地黎族乡民自编自导了一场歌舞晚会。 记者王晓斌 摄

刘永辉介绍,“黎花里”自今年“五一”开放迎客,截至目前,已为三千人口的王下乡带来客流5万人次,乡民籍此纷纷摆出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售卖,牛皮凳、黎锦、藤编、芭蕉、小米椒、蜂蜜等成热卖单品,创造营收超过30万元。“过去有村民外出羞说自己来自王下乡,如今看到外人纷至沓来,大家都觉得自豪。”

图为自然形成的“十里画廊”岩壁,褶皱构造明显。 记者王晓斌 摄

“我们乐见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村民变歌舞演员、服务员。”昌江县委书记黄金城说,王下乡黎花里通过观如画风景、探神秘传说、品浓郁文化、享特色民居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实现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成为当地村民长远收益的“绿色银行”。

黄金城表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王下乡将持续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希望偏远的王下乡能在不久的将来华丽转变为海南的“香格里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