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德]托马斯·曼 著 杨稚梓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0月
很多人知道德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或是因为他1901年第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布登波洛克一家》,或是因为1924年那部以瑞士阿尔卑斯山一间肺结核疗养院为背景的《魔山》。但托马斯·曼自己却钟情于一个王子的故事——1909年首次发表于《新评论》杂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陛下》。
在《陛下》1939年美国新译本的前言中,托马斯·曼无不惆怅地说:“这本书出版时,跟横向纵向比较都被看得太简单了:因为考虑到德国人对一本书的严肃性和沉重性有诸多要求,它被看得太简单了,即便跟作者的前作比较,它也太简单了。”托马斯指的是评论界对于此书的看法,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书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到第60版用了十年,而《陛下》在初版上市九年后,就印到了第64版,64000册。
《陛下》取材于托马斯·曼与妻子卡蒂娅的爱情故事,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个尚处于封建社会的讲德语的公国,一位美国大资本家的到来以及慷慨资助帮助它从衰败走向复兴的故事。其中主人公克劳斯·海因里希作为公国的亲王,因其兄长身体孱弱、对政治没有兴趣而被任命为执政亲王。后来美国大资本家及他的女儿伊玛·斯别尔曼出现,克劳斯和伊玛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尽管有评论认为这部小说像是一个“花哨剧”,但托马斯·曼坚持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视为一种创作的母本及原型,为后来的很多作品指引了方向。
《我身在历史何处》
[塞尔维亚]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著 苑桂冠 译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是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和音乐人,1954年出生在萨拉热窝。他导演的电影《爸爸出差时》和《地下》曾两度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两部电影都与南斯拉夫有关。对于库斯图里卡来说,电影似乎是一种对抗遗忘的手段,虽然随着铁托的去世和前苏联的解体,南斯拉夫已成历史,但库斯图里卡却一直试图用电影捕捉、回溯自己在前南斯拉夫的经验、记忆和感官。
或许正是因为他对于历史、过去和记忆的执念,才有了这本回忆录《我身在历史何处》。此书的开篇章节题为《绝不向遗忘屈服》,库斯图里卡写道:“有人甚至利用遗忘创造出了历史终结论,这一理论曾在20世纪90年代征服了整个世界。自由资本主义的鼓吹者想让我们断绝与自身文化、身份的一切联系,好让我们也被卷入科技革命的旋涡,让我们相信这样能够疏通我们命运的河道,能让我们生命过程的调节器运作起来。这种狂妄的企图唤醒了我心中的一种渴望,我要留下该记住的,清除该忘记的。 ”
《孩子们的诗》
果麦 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
在孩子眼里,诗是什么?
七岁的李雨融写到:写诗有点像拍蚊子/有时候我一不小心/就按死了一只/有时候/我拼命地拍打/却怎么也打不到它/我觉得写诗/就是这样
八岁的茗芝认为:婆婆妈妈的诗/花花草草的诗/和日记有什么区别呀/大家都这么写/没什么意思/我要写不一样的诗/惊人的诗
于是有了下面这些诗句。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有时遇到心事/就连两行泪/也装不下”
“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
这些诗句都来自一本特别的书《孩子们的诗》。书中精选了七十多首3-13岁小朋友写的诗,它们灵动精巧,充满童真,既有奇思妙想,也有着儿童对于世界的思考和看法。书中收录的作者,有的长大以后成为了诗人,比如顾城,还有的投奔了各行各样,但心中有诗。在如今这个浮躁的、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里,不妨翻开这本特殊的诗集,让孩子们的诗带领我们找回童真,找回藏在生活中的那些被忽视的诗意。
《攀登劳雷尔山:一个美国郊区围绕保障性住房的抗争及社会流动》
[美]道格拉斯·S.梅西 等著
朱迪 张悦怡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6月
如今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在报端看到“天价学区房”的新闻,学区房似乎已成为当下中产焦虑的必备元素之一。其实人们选择的不仅仅是住房,还包括住房所在的社区、周围环境以及配套设置。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与社会分层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居住流动与社会流动密切相关,当个人和家庭经济水平提升后,他们会将财富转化为更好的居住环境。换句话讲,对于贫穷人口来说,他们如果无法实现居住流动,也就难以实现社会流动。
历史上,阻碍美国居住流动的最大障碍是种族。在民权运动之前,宗教少数群体和少数族裔在房地产和抵押市场上遭到了制度性歧视,导致2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普遍的种族隔离情况。1969年,在费城新泽西郊区劳雷尔山,一群以少数族裔居民为主的低收入群体共同创立了斯普林维尔社区行动委员会,他们和当地一家承包商联手,修建了36套保障性住房。这项行动遭到了镇政府的反对,于是漫长的斗争就此展开。直到1997年,劳雷尔山规划委员会最终批准动工,这个百分百保障性住房区才最终变为现实。
《攀登劳雷尔山》是针对这一项住房保障项目进行的一项系统而全面的社会学调查。作者们采用访谈、数据评估等方式,分析了居住环境的改变对于居民生活轨迹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居住流动项目是美国大城市减贫、降低种族与阶层隔离程度的有效途径。虽然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政治体制,但这个保障性住房的抗争案例仍然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发。凛冬已至,如何让居者有其屋?
《聚焦:摄影在中国》
巫鸿 著
理想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8年1月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同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摄影术跟随殖民者的脚步进入了中国。面对这项能够捕捉影像的技术,中国人一开始的反应大多是惊愕惶恐,并将之视为一种“摄魂术”。但即便如此,西方旅行家还是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珍贵影像。
芝加哥大学美术史教授巫鸿的《聚焦:摄影在中国》便是从摄影术传入之后、影像表现中的中国式肖像为开端的。他选取了从鸦片战争到当代的与摄影相关的十个案例,其中涉及摄影和民族性的探讨、涉及中国古代传统的山水美学和摄影的关系、涉及“文革”之后的实验摄影,也涉及如今回潮的老照片热中精英和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这十个案例中,巫鸿试图展现中国摄影的多重历史,开掘中国摄影的多元视觉传统,并从学理的角度,探讨1840年以来的影像如何参与并构成了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
梅峰 著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2月
《不成问题的问题》是老舍发表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重庆的树花农场在前后两任管理者的管理下取得了迥异效果。前任厂长丁务源谙熟人情世故,打通各种关系,八面玲珑,与职工打成一片,但这种“放任”的管理方式也让员工疏懒成性,农场近半年来一直在赔钱。后来丁务源被免职,新任主任尤大兴到任,他踏实肯干,却又不能深入群众,最终被工人们联合起来赶出了农场。
在老舍的诸多作品中,《不成问题的问题》往往是被忽视的一部。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娄烨的“御用”编剧梅峰首次担纲导演,将老舍这篇乏人问津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并获得了第29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的提名,出演丁务源的范伟也因此片斩获了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的最佳男主角。
从小说到电影,这个故事发生了哪些变化?梅峰做了哪些改编和拍摄准备工作?在这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从老舍小说到梅峰电影》中,答案将一一揭晓。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可谓干货满满。书中呈现了老舍的小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以及导演、编剧、摄影、声音、美术、造型等主创人员的幕后访谈,同时也收录了详细的服装造型设计图、影像参考和电影剧照,附录还包含了全片的分镜表和拍摄计划表等等。
这本书可谓一本电影诞生记。从小说到剧本,再从剧本落实到拍摄,电影中的种种细节和专业问题,读者都可以在书中略知一二。
《海怪:欧洲古海图异兽图考》
[美]约瑟夫·尼格 著
江然婷程方毅 译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7年10月
如果你翻看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大概会发现,地图的内容除了陆地、水域、航船和人类之外,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生物,那就是各种各样的海怪。这些造型奇异的海怪一方面体现了当初欧洲人在探索未知世界时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当时人们对于动物的认知和瑰丽想象。
世界上第一幅绘有北欧五国的彩色地图,是由瑞典神学家奥劳斯·马格努斯于1539年完成的,名为《海图》。这张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图整体宽度接近两米,由九个版画块组成。一方面,它是一幅关于北欧的地理写实作品,另一方面,图中也包括了大量的海怪。
在《海怪:欧洲古海图异兽图考》一书中,专攻神奇动物研究的约瑟夫·尼格将结合马格努斯留下的地图,带领读者进行可一次航海之旅。在旅途中,我们将会与《海图》中提到的各种海怪一一见面:海虫、多足怪、海麒麟、海犀牛、北海巨妖等等。与此同时,约瑟夫也充分调动了自己渊博的知识,对《海图》进行拓展,为读者进一步阐释和描绘了《海图》中的创造性场景,充实海怪故事。
对于北欧、地图、神话以及海怪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可错过这次绝妙的探寻之旅。
《人类找北史:从罗盘到GPS,导航定位的过去与未来》
[美]乔纳·伯杰 著 李长龙 译
译言· 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年10月
如今,我们只需打开智能手机上的地图APP,便可轻而易举地在它的指导下到达目的地。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从跟随北斗七星的指引,到发明罗盘、指南针,到GPS定位系统,再到如今人人可以参与的简易地图绘制工作,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来的?在《人类找北史》中,你将找到答案。
作者乔纳·伯杰首先带领我们快速回顾了从远古到19世纪的导航简史,从中可以看到祖先在测量方面所做的惊人贡献,比如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科学家就用阳光和木棍算出了地球的周长。接下来,作者集中介绍了20世纪末期以来导航测算系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线电、陀螺仪、子午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等。如果说以上测量方式都掌握在技术精英的手中,是少数人的特权的话,那么无线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让勘测行为变得民主化。在百万家庭和企业安装了无线网,将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连入互联网之后,每一个无线网设备都可当做导航信标使用。
可这是一种随时处于监控之下的民主:汽车的GPS追踪器、手机记录、车牌号记录等等,与世界联动的代价是隐私的消失。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警方就像老大哥一样看着我们。虽然这可能是出于善意,但在不远的未来,如果政府机关能随时随地以低廉的代价追踪到每个人的位置,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呢?”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