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言“疫后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

参考消息网

text

日媒称,在中国,受新冠疫情影响而停课的中小学正在恢复面对面授课,教学活动逐步走上正轨。但直到今天,学生们仍然需要克服被病毒感染的恐惧心理,疫情的影响已经波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也开始就疫后教育展开讨论。

日本《每日新闻》5月27日援引中国媒体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校长李静呼吁,未来尤其应当加强音乐和美术等学科的教学。她认为,几个月来学生缺少体育、德育等课程的教育,新冠疫情还凸显出涉及生命观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位来自河北省的代表也针对疫情造成一些死亡病例一事指出,人为什么而生,如何更好地生活,今后的教育也当加强这类涉及人生终极命题的思考。

报道称,上海的学校从今年4月开始复课,校方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安全措施,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上海市政府在本月向日本媒体开放了中小学一贯制学校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报道称,学生在校门前排队等待,每人间隔一米的距离,在用消毒设备清洁双手、接受体温检测后方可入校。教室内部每天还要进行3次彻底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