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創業板多隻次新股遭“血洗” 港證監會盯上瘋狂“殼股”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本週一(10月12日)下午,港股多隻創業板次新股遭遇“洗倉式”暴跌,截至15時48分,9月30日掛牌上市的建築工程承包商豐展控股從開盤價2.3港元跌至0.5港元,暴跌幅度高達77%。

無獨有偶,同為次新股的應力控股、泰邦集團在12日午盤也出現暴跌行情,下跌幅度分別高達49%和36%。而上述次新股在上市首日均受到市場爆炒,股價一度飆升至超出配售額數倍至十幾倍不等。

今年來,香港多次出現上市公司股價在短期內暴漲暴跌現象。例如9月底在創業板以配售方式上市的立基工程式控制股,該股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64.55%,但第二天就暴跌94.9%至0.255港元。此後,坊間傳出證監會向港交所施壓,要求後者收緊創業板上市申請及審批條件。

“創業板由於流動性差,買賣盤不需要很大就可能對股價造成重大影響。”《第一財經日報》援引香港一名外資投行人士稱,像立基工程式控制股這類以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在整個市場上也很少見,這種配售方式令該股份的流動性更差。

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於12日早上出席香港會計師公會2015年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大會後回應媒體時表示,對於最近創業板新股股價大起大落問題,香港證監會有完善的審查機制,會關注市場價格及運作,遇到不正常情況會及時密切跟進。在監管創業板上市公司賣殼一事上,他強調,會對借殼上市的企業是否正常運作做進一步的觀察與研究,若借殼上市的公司不符合上市標準,便不應該上市。

唐家成表示,香港證監會對創業板的監管與主機板沒有差別,當發現異常個案時同樣會跟進。他指出,在不同市場環境下,香港證監會一直有與港交所保持溝通,探討上市機制是否適宜。

儘管在IPO方面的監管趨於收緊,香港證監會在新基金申請方面的審批正變得更加靈活。香港證監會表示,將對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及集資退休基金產品的審批程式做進一步優化,新基金申請將會分為“標準申請”及“非標準申請”兩大類,自11月9日實施,試行六個月。

在試行制度下, “標準申請”可使用快速通道,預計在申請受理日期起計平均一至兩個月內發出證監會認可。“非標準申請”的處理常式將會加以優化,預計在申請受理日期起計平均兩至三個月內發出證監會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