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胡小刀
美国导弹防御局局长萨缪尔·格里维斯(Samuel Greaves)4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作证时表示:“我认为,在未来六至七年,我们的作战方针中会包括F-35执行弹道导弹防御的内容。我们可能会基于(F-35的)传感器进行反导,也可能会为F-35装备一种新型快速(反导)导弹。我们将集成上述能力,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并将其运用到实战中。”格里维斯指出:“我们认为,具备反导能力的F-35即便不是‘游戏改变者’,也能够为(美军)未来的弹道导弹防御做出重大贡献。”
格里维斯的此番表态是美军高层首次就F-35的反导“时间表”公开发声。在此之前,美军一直在论证F-35的反导能力。2014年,美军曾在一架试验机上装载了F-35的红外传感器,成功探测到了导弹发射信息,并通过Link-16数据链将相关数据传输给其他部队。201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一架F-35B战机成功探测并跟踪了一枚导弹,通过美国海军的海军集成火控-防空(NIFC-CA)网络,将导弹发射信息传输给“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后者随后成功拦截了这枚导弹。
当前,美军已初步构建了中末段结合、高低空衔接的反导作战体系,主要包括遂行中段拦截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陆基和海基“宙斯盾”反导系统,以及遂行末段拦截的“萨德”(末段高空)和“爱国者”-3(末段低空)反导系统。其中,“爱国者”-3经历了伊拉克战争的检验,其他反导系统的试验成功率也在80%以上。
2017年,美国导弹防御局宣布,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价值94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开展可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低功率激光演示器”(LPLD)第一阶段研发工作。根据美国导弹防御局的规划,LPLD未来将集成到一款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之上,遂行助推段反导任务。
美军此次宣布F-35将在2025年前具备反导能力,既填补了美军在有人机反导领域的空白,也将极大提升美军反导实战能力。不过展望未来,F-35要想在2025年前具备反导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拦截弹问题。美国国会议员邓肯·亨特2017年曾表示,F-35战机不仅能够跟踪洲际弹道导弹,而且能够通过现役的(AMRAAM等)空对空导弹将其击落。不过,亨特的此番表态并没有得到美军高层的积极回应。从现实情况看,AMRAAM等空对空导弹并非用来打击洲际弹道导弹,在遂行反导拦截时存在拦截窗口小、拦截几率低等问题。未来,美军如想让F-35具备反导能力,可能不得不研发一种“新型快速导弹”。而该导弹的研发工作可能需要持续数年时间,从当前的情况看研发前景也并不明朗。
其次是传感器问题。F-35战机装备的分布式孔径系统(DAS)当前能够捕捉火箭助推时的红外信号,机载计算机能够定位导弹的位置,机载通信网络能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其他部队。由于导弹防御的高昂开销,美军内部有声音认为,在传感器探测水平已经十分完备的情况下,相较于“导弹拦截器”,F-35从费效比上来说更适合作为一种“导弹探测器”,负责将探测到的来袭导弹信息传输给美军现役反导系统,再由后者实施拦截。
最后是生存问题。按照规划,美军未来将采购2443架F-35战机,其中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763架。正如格里维斯所言:“在我们平息冲突的任何责任区内,F-35都会出现。”未来,伴随着他国不断完善防空体系,F-35如果在他国防区内遂行反导拦截任务的话,将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而如果在他国防务外实施反导拦截的话,在他国不断增加“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射程的情况先,F-35极有可能错过助推段拦截这一最佳拦截时机,后续拦截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作者简介:
胡小刀,亚太智库研究员,在国内军事刊物上发表军事论文和译文数百篇,主要从事外军动向和反恐领域研究。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