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停止"放水" 10月份社融和信貸環比驟降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媒體報道,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僅為4767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8523億元和1770億元;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136億元,同比多增480億元,但比9月份減少5364億元。業界專家認為,10月份社融和信貸環比遭“腰斬”與央行當前對貨幣流動性的判斷有關。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90萬億元,超過了2014年的人民幣貸款增加總額。

央行昨日發佈的月度金融數據顯示,10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136.10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4個和0.9個百分點。這個增速超過年初設定的今年增長目標1.5個百分點。10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為92.65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2.3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136億元,同比多增480億元。

“我們認為目前財政和貨幣‘雙寬’的基調下,政府在穩增長政策出臺的層面已經基本到位,在年內不多的時間內,更多的是政策在之前基礎上的微調來增強針對性和提高有效性,而不會出現方向性的變化。”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鑒於在國內經濟“三期疊加”及海外需求依舊疲軟的背景下,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尤為重要,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將繼續扮演穩增長政策組合中的核心角色。

現在的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足。1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利率已降至1.7840%的階段性低點,反映了當前資金價格已處於相對低位。而央行在公開市場已是多次維持100億元的地量逆回購水準,而且10月份實現資金淨回籠1122億元,說明流動性處於充裕狀況。

市場上流動性處於寬鬆狀態,與央行今年以來多次降息降准有關,更與存款準備金考核制度有關。自9月15日起,央行將改革存款準備金考核制度,由時點法改為平均法考核。此次改革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商業銀行擁有了超過1萬億元的可隨時動用的緊急備付資金,這部分資金足以應付流動性的時點波動和外匯占款減少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據央行初步統計,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767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8523億元和1770億元。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574億元,同比多增53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1317億元,同比多減628億元;委託貸款增加1390億元,同比多增347億元;信託貸款減少201億元,同比少減14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694億元,同比多減128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2516億元,同比少7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21億元,同比少158億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A股市場IPO重啟會消耗掉一部分過多的市場流動性,但並不會改變流動性總體寬鬆的局面。

“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繼續通過降准降息來保證良性實體經濟融資環境,並對沖包括資本外流等造成的負面衝擊。”章俊預計,年底之前央行可能還會有一次降息,而明年第一季度還會有一次到兩次降息,而這過程中會伴隨著降准的持續出現,後者出現的時機和頻度更多的是根據外匯占款的波動而相機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