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消防救援大队驻守在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驻地三明建宁。图为日常队列训练。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福建建宁6月18日电 (王福军 曾珍 周昊 李曼)福建的中央苏区、红色土地、曾经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众多的称号都讲述着一个曾经的革命根据地——三明建宁,作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驻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在这里,驻守着一支“火焰蓝”队伍——建宁县消防救援大队。
建党百年大庆之际,是消防救援队伍三年改革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也是三明建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建队50周年。建宁县消防中队始建于1970年,2010年从救援站转为建宁县公安消防大队,在2018年改制后,大队正式转改为建宁县消防救援大队。一直以来,他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赤子情怀,实现火灾形势和队伍管理“双稳定”。
建宁消防指战员铺就农村火灾。 受访者供图
改制不改初心 50年坚守救援岗位
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曾两度建立乡级红色革命政权。多支中央红军队伍在这里合编、建立司令部,直至今日,仍存有完好的省级文保单位革命旧址群六处,先后被评为“中央红军村”“省级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由于水尾村四面环山,绿林覆盖面广,村道巷道纵横交错,极易引起火灾。建宁大队常态化实地检查,确保每个旧址店内有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灯等消防措施,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堵塞、占用进行了逐一排查,保护革命旧址群文物安全,同时动员村干部、村企业共同开展每日两次的消防安全巡查,并做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值班,截至目前,水尾村革命旧址群未发生安全事故。
建宁消防指战员到老区上坪村开展熟悉演练。 受访者供图
横跨洪水救人 资助百余困难学生
“要没有这些活雷锋,我咋能舒舒服服地活到今天!”一位被救助的老人激动地对指战员说。
在去年,这位老人所在的村庄被洪水围困,指战员到场的时候,还在下着大雨,村内已是一片汪洋,水位已达两米以上,水面只有几根电线杆依稀可见,远处一位老人独自一人在自家房屋屋顶等待救援。没有犹豫,制定好救援路线后,指战员即刻带上老人家属横渡700米宽的水面,成功将老人安全转移到河边,所幸老人身体并无大碍。
建宁消防指战员深入红色遗址检查消防设施。 受访者供图
当得知建宁特殊学校的几名学生家庭困难时,指战员们策划了“捐资助学”送温暖活动,为困难学生的家庭捐款,并带上各种生活用品和书籍去到学生家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消防员叔叔们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为我照亮面前的路,我会用最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一位聋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到。
端午节走进特殊学校为孩子们送关怀。 受访者供图
开展红色教育 传承革命基因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片莲塘便是当年毛主席亲手和当地的莲农、村民一起清理好的,从此这儿的莲花开得特别好,便有‘百口莲塘吐清香’的佳话。”建宁消防指战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莲塘,似乎还能看见当年毛主席辛勤劳动的场景。
这样的活动在建宁的各个红色遗址不定期地开展。和辖区内的纪念园、博物馆等单位搭建共建桥梁,对于消防指战员就是最好的思想洗礼。
建宁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升旗仪式。 受访者供图
对于多数是木质结构的红色遗址而言,这群消防指战员们就是它们的“守护神”。近日,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聘请了建宁大队的指战员,由消防干部担任副馆长,让游客民众成为“消防安全明白人”。
曾经,无线电通讯被毛主席称为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建宁是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发祥地;如今,建宁大队联合中国移动公司,借助短信、5G网络、VR等技术,让消防知识和红色文化插上“翅膀”,以年轻、潮流的形式将鲜红带领各地群众了解消防队伍、走进红色遗址,在学习消防知识的同时了解这段恢弘的革命历史。
如今,建宁大队正在策划一批新建微型消防站,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水尾村微型消防站建成,这些“历史见证者”也将有指战员们驻守、巡逻,“蓝朋友”的加入将成为红色遗址上的一条独特的风景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