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编译 如一
美国选民可能会继续在这场数十年来竞争最激烈、且充满喧嚣和愤怒的美国总统竞选中迷失方向,但在大选之前的最后几周,美国选民的抉择决定的不仅仅是自己国家的未来。
最重要的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外交政策未来将何去何从也全都系在选票上。
这一抉择将决定世界经济的未来和全球化的进程。更直接的是,对于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华盛顿未来的态度将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传统盟友,这也是他们将密切关注11月美国大选结果的原因之一。
无论谁获胜,与中国早日解冻的机会都显得渺茫。与几年前相比,美国发生了戏剧性的政治转变,美国两大主要政党和总统候选人似乎都没有这种情绪。
从特朗普的首个任期来看,他的方法是双边性的,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一对一的较量,动用全方位的经济和政治施压工具,以争取北京方面的让步。拜登长期以来一直倾向于采取多边方式,因为他认为,美国可以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和压力。
驾驭中美之间的竞争,对双方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投资和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高科技研发中。
不久之前,美国的外交政策机构(包括拜登在内)还在鼓励中国的经济崛起,希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后会对国际合作更加开放。
过去几个月里,特朗普加大了对中国施压,大幅收紧了美国对中国科技巨头华为的制裁,剥夺华为微芯片供应的制裁举措将于本月生效。
华为已经成为世界领先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大选结果以及华盛顿对未来对华关系的态度会引起全世界如此浓厚的兴趣。
美国一直在敦促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的传统盟友,效仿美国的做法,不让华为参与建设他们的5G电信网络。而特朗普的制裁可能意味着,华为甚至没法拥有建造欧洲5G网络所需的硬件。
若拜登上任,他领导下的政府也不太可能改变美国对华为的看法,因为美国安全部门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认为华为可以利用5G技术窃取信息。
但拜登强调,如果美国要在关键领域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美国就必须投资于自己的国内研究、创新和生产。有迹象显示,欧洲国家也热衷于增强本土企业的产能,如瑞典爱立信和芬兰诺基亚。鉴于此,拜登可能会寻求美国盟友之间的协调合作。
在贸易问题上,拜登似乎越来越认同特朗普的观点,即有必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不过,可能的转变是,不再将关税作为单方面的工具,而是与欧洲和亚洲的盟友采取联合战略。
哪种方式能更好地管理和调整与中国的关系,随着投票日的临近,这仍然是两党激烈辩论的问题。但是,由于两党都将这次选举定义为美国未来的关键选择,美国未来对中国的政策走向如何是世界其他国家也在密切关注的主要原因。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