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ZDNet网站8月26日文章,原题:疫情过后,中国如何对待网络弱势群体——老年人呢? 为防控疫情,健康码在中国横空出世。而健康码需要智能手机作为载体。如今在中国生活,没有智能手机十分不便。以前若是偶尔没带手机或手机没电,还能正常生活。但疫情之后,情况变了。智能手机几乎成了必需品。就算去医院看病,也要在手机软件上预约。外出旅游自不必说,在一些要求严格的地区,若没有健康码,都无法乘坐公交车和地铁。
本月初,大连一名老人因没有健康码而无法乘地铁并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的新闻引起关注。前几天,哈尔滨一名老人因乘车时无法出示健康码而遭司机停车拒载,还被乘客谴责的新闻也引发热议。尽管智能手机普及率(在中国)不断提高,但在老年人群体中,会熟练使用的仍为数不多,很多人因年纪大了不愿意学习。即便中国的“无现金社会”称号由来已久,老年人购物时,现金交易仍是首选。尽管用智能手机预约挂号看病的趋势越来越流行,但还是有很多老人到医院排队挂号。
互联网在华飞速普及。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是否会被社会抛弃?关注新闻会发现,不适应后疫情时代生活的那些人,并没被社会抛弃。据报道,中国政府采取诸多政策,比如一些小区配备专人,帮助老年人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有的还设置专门课堂。这样做,不仅是为让老人们学会使用手机,还让他们每天生活得更有活力,交到更多朋友。(作者山谷刚史,文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