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訪談 | 香港迎來科技創新發展最好的時刻——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顏昊、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認為,特區政府的支持、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人、跨國機構的青睞,背靠內地的科研後盾,香港正迎來科技創新推動發展的最好時刻。

一所建校僅25年的大學,其學術排名及畢業生就業能力卻在近幾年全球高校中名列前茅。陳繁昌校長近日接受了亞太日報記者專訪,分享他治學、治校以及對香港未來發展的見解。

香港科創產學研須善用兩地優勢

為何認為香港目前迎來科技創新的最好時刻?陳繁昌認為,首先是特區政府空前重視科創發展,不僅在去年成立創科局,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還專門成立兩筆分別為20億港元的基金,用以資助香港高校的科研以及香港科創企業。

其次,陳繁昌說,他發現近幾年香港社會的科技創新氛圍有很大改善。在四、五年前,在香港幾乎看不到民間私營的科技創新企業或工作室。而目前,據他了解已經誕生至少40多家。“就在科大校園裏就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成立的科創工作坊,”陳繁昌說。

此外,近年來許多大型科技企業,尤其是內地企業,紛紛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如聯想集團、大疆科技、TCL等。“儘管這些企業都在深圳有機構,離香港很近,但他們依然看重香港有國際化的大學和優秀的學生。”他說。

梁振英曾表示,香港高校的研究成果如何商業化是香港科創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對於香港科研基礎強、轉化弱的觀點,陳繁昌表示認同,認為香港的高校應該在科研成果的市場化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為此,香港科大正在進行一項產、學、研合作的創新,計劃興建一座科技創新大樓以“築巢引鳳”。陳繁昌表示,這不是簡單地蓋一座大樓,而是依託學校的科研力量,吸引科創企業參與並將產業化轉移的實驗室,或者用時髦的語言來說——孵化器,直接搬到高校校園裏來。

陳繁昌說,將產、學、研集中在一個大樓裏,讓科研教師和學生直接面對產業鏈和市場,同時讓創科企業直接參與上游研發,互相碰撞出新的火花,這樣的做法在香港可以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高校。

陳繁昌透露,科大正在為建設這樣的創科孵化器積極籌款,一些科創企業對入駐也表達了濃厚的興趣。

陳繁昌認為,要實現香港創科發展產、學、研三者良性迴圈,單靠香港自身是不夠的,整個社會的科創文化氛圍也需要不斷改善;香港最應該抓住的其實是珠三角這個中國最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經濟圈,特別是一河之隔、有望成為中國硅谷的深圳。

當被問及發展科創能否改變香港經濟發展結構時,陳繁昌說,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不是要取代金融、地產等支柱產業,而是讓香港經濟發展能更多元化一些。“將來10年、20年,當科技創新的機會來了,如果香港有這個準備,就可以把握住。”

陳繁昌在看好香港科創事業的同時也表達了一絲憂慮。“香港社會近年來越來越泛政治化,這會讓從事科研和創新的人才分心,不能更加專注研究自己的專業,社會應該回歸理性、務實。”

國際化道路是科大成功秘訣

成立於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學是香港8所公立大學中最年輕的一家,近年來連續被評為香港地區3所最佳高等學府之一。2015-2016年度的《QS世界大學排名》將該校列為香港第一位、全球第二十八位;該校的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曾被英國《金融時報》排名世界第一,工商管理碩士(MBA)被排名亞洲第一。

陳繁昌認為,香港科大在短短的四分之一世紀裏能夠取得目前的學術成就,與科大依託香港這一國際化都市、堅持走國際化發展的道路分不開。“科大是香港最國際化的大學,不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其國際化的比例都是香港高校當中最高的。”他說。

堅持走國際化的道路,可能是香港科大唯一的“逆襲”路徑。學校成立時間較短,陳繁昌認為沒有太多的學術積澱是劣勢,也可以轉化為優勢,這反而讓科大沒有太多歷史包袱的束縛,學術氛圍也可以更加自由、包容。

今年迎來建校25週年之際,香港科大將學校的口號定為“敢·創·未來”。陳繁昌說,“敢”和“創”意味著科大比較年輕,可以嘗試,即使失敗了也要不斷嘗試,從失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像創業一樣。

而對於“未來”的含義,陳繁昌解釋為爭當引領科研學術未來的領導者。“科研和學術如果只是follow(跟隨)別人是很容易的,而最難的就是做原創的東西,做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甚至是別人認為不可能做到的東西。”

儘管科大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各種領先的排名,但陳繁昌心目中衡量一個高校口碑還有一個標準。

“當科大面向全球招聘某個院係的主任時,看到自己的學校能夠吸引到一些全世界最頂尖的學科帶頭人,我覺得這比科大獲得某個大學排名更讓人感到欣慰,這更能體現一所大學的吸引力。”陳繁昌說。

對於未來科大的發展,陳繁昌透露該校在現有的商學院、工程學院、理學院和人文社會科學院的基礎上,著重發展可持續發展、機器人製造、大數據、設計與創新以及公共政策這五大範疇。

特別是公共政策這一新的學科,陳繁昌認為香港科大擁有獨特的優勢,將發展不同於以往偏重政治的公共政策研究,而是用科技的手段和方法分析社會公共政策,例如新能源、環保、交通、智慧城市等,為市民儘自己的力量。

不必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感到焦慮

陳繁昌教授出生於香港,高中畢業以後以優異的成績赴美留學,最後獲得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哲學博士學位,在應用數學、計算機、工程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

談及近期世界矚目的“阿爾法圍棋”(AlphaGo)與韓國李世石九段之間的圍棋“人機大戰”,求學時代也念過人工智能的陳繁昌認為,人類大可不必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感到憂慮。

陳繁昌認為,儘管AlphaGo擁有以往圍棋人工智能所不具備的價值判斷等工作模式,但此次戰勝人類棋手的一個前提就是大數據的應用,即科研人員向AlphaGo輸入的上千萬盤人類實戰棋譜。

有了大數據的應用,在運算速度不斷加快、儲存容量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未來在許多方面都會超過人類,人類應該接受人工智能最終完全超越人腦那一天的到來,儘管那一天目前看來還比較遙遠。

“因為人的大腦本質上也是一台機器,她的運算速度和容量都是有極限的,只不過人類現有的科技對大腦的認知還十分有限,但人類終究是可以完全認知大腦的。”陳繁昌說。

陳繁昌認為,人類的智慧在於創造新的事物來解放自己,這些事物在很多方面都超過人類肉體的蠻力,比如望遠鏡、火車、飛機等等。人工智能的創造也是為了彌補人類的先天不足,幫助人類做原本做不了的事情,這才是人工智能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