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获批成立5年建成亚洲一流

亚太日报

text

施一公拟应聘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

一纸公函,西湖大学“千呼万唤始出来”。日前,教育部发函同意设立西湖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3014626。根据《西湖大学章程》,该校是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

此外,浙江省教育厅透露,施一公院士拟应聘西湖大学首任校长,将全职投入西湖大学办学,负责大学的总体规划和日常管理。另外,潘建伟、陈十一、饶毅、钱颖一等4位国内知名教授将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参与到具体的办学工作中。

商请设立到获批仅耗时6个月

2016年12月10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设立,系西湖大学办学的依托主体和前身。从浙江省政府正式向教育部行文商请设立西湖大学到正式获批,时间跨度6个月。此前,南方科技大学走完这一过程用了四年多时间,上海科技大学用时近两年。

“非营利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是西湖大学的关键词,学校办学形式主要为全日制,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预计202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生

据了解,西湖大学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目前,西湖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正在积极申请中。在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前,西湖大学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分别实施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

记者了解到,2017级博士研究生已正式录取19名;2018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已启动,计划录取130名。

2017级首批博士研究生,被称为“西湖1期”。张冬冬作为西湖1期学员,是复旦和西湖高研院(西湖大学前身)联合培养的博士,目前已经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顺利修完了符合毕业学分要求的课程,回到高研院,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未来,张冬冬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要求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将拿到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

不过,学校并非“永远”只进行博士培养,按照西湖大学的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开始招收和培养本科生,学校近期(五年)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220人,长期(十年)规模为5000人。

西湖大学“新”在哪儿?

目标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好大学之一,将全球招聘引进一批世界级人才

拟应聘西湖大学首任校长的施一公在2017年12月曾对西湖大学作出期许:按照规划,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至2019年末,拥有教授师资力量规模超过洛克菲勒大学。在教师科研水平上,很可能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在尖端研究方面异军突起;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成为亚洲一流,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团队;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相媲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从2015年施一公等7位学者提出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倡议后,“西湖大学”便一直备受舆论关注。西湖大学“新”在何处?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和西湖大学筹办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作了揭秘。

治理体系,学生也可任学校董事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是西湖大学追求的两个目标。学校将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努力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学校设立董事会,校董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由致力于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国内外知名人士,以及政府部门代表等组成,对学校发展规划等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章程中明确,董事会由15人以上组成,最多不超过30人。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应当具有五年以上高等教育教学经验。董事人选分为当然董事和推举董事。学生也可以任学校董事。章程规定,推举董事包括:举办者推举的代表,总数不少于该届全体董事成员的三分之一,推举对象为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专业人士、工商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学生代表1人,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

“目前,校董会成员已经进入实质性提名和遴选阶段,西湖大学校长的岗位已有多位具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及影响力的候选人,遴选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在校长到任前,由西湖大学筹委会主任、筹办工作组组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统筹负责大学日常管理事务。”学校筹办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师资力量,引进一批世界级人才

“有限学科”是西湖大学的学科发展定位,以西湖高研院生物学、基础医学、理学、前沿技术四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学院、工学院,优先形成理学、医学、工学等三个门类12个一级学科,今后随着大学的发展,将适时设立人文社科学院和相关学科。

“这些学科都是围绕国家需求急迫、浙江亟待破题的领域展开建设。未来,学校将主要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引进一批世界级的人才,相信一旦一定数量的教授到位,就会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或学科群。届时,西湖大学会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凝练和细化学科方向,从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学科特色。”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时,西湖大学面向全球选聘具有较高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实行与国际化接轨的长聘准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设置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讲席教授)3个职级,分准聘与长聘两类岗位。

“准聘岗位合同总期限一般为6年。合同期满不能获得续签、晋升或长聘岗位的人员,聘用关系终止,学校将不签署续聘协议。准聘岗位教师可申请长聘岗位,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校长批准,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章程》规定。

目前,西湖大学已完成六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其中,7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6人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5人入选杭州市全球引才“521”计划,1人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预计到2021年教师规模达到210人,到2026年达到300人。

基金会筹资的办学模式

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办好它将是一个重大的探索性实践,资金是办好西湖大学的基本。

西湖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为举办者出资、办学收入、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及人才政策支持经费和政府扶持资金等,日常运行经费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承担。

并且,根据《西湖大学章程》,学校是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举办的非营利性高等教育机构。举办者对投入学校的财产不保留、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不取得办学收益。

西湖大学作为浙江省“家门口”的大学,还受到了浙江省的支持。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省将在硬件、经费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浙江省、市有关部门将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积极创造条件,全力支持和帮助西湖教育基金会拓宽筹资渠道,并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管,确保基金会良性运行,为学校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

此外,浙江省还将在政策支持上发力,将协调人力社保、教育等部门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职称评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帮助更好地解决高层次人才和博士后的住房、社保缴纳、子女入学等问题,为西湖大学引进高端人才和高效运行创造条件。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