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廣告太多粉絲也嫌煩 這時程序員就得大顯身手了

界面網

text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刷新”變成了人們每日的必修課。但是,你有沒有這種體驗:隨著時間排列的信息太繁雜了,常常刷個十條就很頭大,但此時停下,又很容易錯過許多原本感興趣的人和信息。

這個問題也是時尚品牌一直擔心的,因爲它關乎品牌官方賬號的廣告效果。以往,圖片都以瀑布流的方式呈現,品牌不得不走量,頻發發圖和更新狀態才能保證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這種打廣告的方式明顯效率不高,還容易引起用戶反彈。

圖表說明:對服飾類品牌來說,粉絲參與度越高,粉絲數增長增速也越明顯

不同品牌的互動情況圖

作爲專門的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 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模式,舊有的算法已經給了高度依靠圖片質量的時尚品牌太大的壓力。

在2015年,品牌評估公司 L2 發布了一份2015年時尚品牌指數報告,其中指出時尚品牌在 Instagram 上發布的消息越多,受到網友的關注也就越多。Valentino 是最勤快的,基本一周更新40條,而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間,其粉絲的互動數也達到了總粉絲數的10%,表現出色。

但隨著別家社交平台的競爭擺在面前,這種越多越好的策略也開始變質。Facebook 早在2009年就改變了它的信息流順序,算法變更爲依據受歡迎程度來排列消息,而到今年,這種算法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數據顯示品牌在 Instagram 上過分活躍,用戶感覺體驗不如 Facebook。而在今年年初,Twitter 也在算法上創新了,它在用戶的信息流頂端展示過去的熱門推文。

雖然 Instagram 目前依然是時尚品牌的最優選擇,但再這樣下去,難保品牌主不會流失。所以近日,Instagram 終于決定調整自己的算法了,它也要走個性化的路子。

新算法簡單來說,就是重質不重量。來自視覺營銷公司 Pixlee 的首席執行官 Kyle Wong 在接受 digiday 的采訪時說:“ 品牌將不得不重視和用戶溝通、加大粉絲參與度的戰略,而不是單純的發發發。”

這意味著品牌必須要比以往更了解自己在對誰說話。在 Instagram 的信息流上,將來只有那些真正引起了人們興趣的信息才能排在更前面,數據將根據點贊、評論等等用戶的實際回應來計算。

“ 理解受衆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品牌研究機構 Huge 的高級分析師 Kate Hodes 說:“ 現在的信息還是很有限的,Instagram 的新算法將促使更多的運營商去解決這個問題。”

再這樣的情勢下,品牌不僅要堅持創造好的內容,還必須要創造受衆樂于回饋的內容,而非自說自話。對于時尚品牌來說,那個高冷的時代已經結束。而根據 L2 的研究顯示,在 Instagram 上,明星、網友原生內容、産品是最容易引起熱議的三類話題,無論你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以後恐怕都不得不向這三類接地氣的內容靠攏。

說到原生內容,時尚品牌還必須要好好利用網紅們。衆所周知,網紅們已經在 Instagram 上成爲了品牌大使,一個網紅的影響力是一個普通用戶的22倍。Instagram 當然要把握好這些資源,所以新算法也偏向推送網紅,他們的輻射力已經漸漸取代現有所有的營銷方式。

“理論上來講,這個算法將對網絡達人很有益,因爲他們生産的內容在新算法裏屬于優先次序,他們能夠吸引活躍用戶並且傳遞更爲個性化的信息。” Wong 解釋道。

最後,新算法還會更加重視一個人的行爲軌迹。如果它發現了你特別喜歡偷看某個人,就算你出國坐飛機長達十幾個小時,在有網絡的那一瞬間,Instagram 也會讓你率先看到你錯過的那個人的照片,感覺都不能好好暗戀了。

不過,仔細想想,時尚品牌主們的壓力也並沒有減小,他們不得不工作重點從“拼命發狀態”轉移到“挖空心思想創意”上了,雖然聽起來更累,但是收效也會更好吧。正如 Instagram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Kevin Systrom 說的那樣:“人們平均會錯過他們 Instagram 信息流中的70%。” 這種情況以後都可以更好地避免了,一切都看品牌自己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