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侵案給教育及監管部門敲響警鐘

text

新華社長沙6月1日電(記者袁汝婷

謝櫻)又是一年兒童節。一則新聞受到關注:湖南湘鄉小車小學教師曾某日前被刑拘,因其多次對11歲女學生實施猥褻。事實上,近年來關於兒童性侵案的新聞屢見報端,一再給教育及監管部門敲響警鐘。

例如,廣東省婦聯與省檢察院聯合調研顯示,2008年至2011年6月期間,全省檢察機關公訴部門受理涉及女童性侵害的案件1708件,受侵女童近半14歲以下。

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法院受理的案例之外,停留在報案階段、或沒有報案的還有更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曾對全國5800名中小學生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性侵害案件的隱案率是1:7。換言之,每曝光一起案件,背後還有7起案件不為人知。

教師猥褻、強姦兒童,被稱為“師源性侵害”。在對一系列案件的梳理和數據統計中,農村學校、持續作案,這兩個關鍵詞浮出水面。

5月29日下午,“女童保護”公益項目發佈最新的年度兒童性侵案件報告。去年5月以來,全國範圍內曝光的兒童案件高達192起,平均1.9天曝光一起,頻度再次得到刷新。據報告,鄉村地區是案件爆發的重災區,192起案件中,至少有106起發生在鄉鎮、農村地區。其中,受害者為留守兒童的比例是55.21%。

湖南邵陽一位不願具名的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在中國一些偏遠農村,校園內教職員工本就不多,管理人員更少,而小孩多為留守兒童,缺少傾訴和交流對象。再加上監管機制缺失,極其容易產生監管“盲點”。

在師源性侵案中,加害人多以校長、教師等身份作掩護,以誘騙、脅迫手段作案,以補課、談話、罰站、改作業、練琴等常見理由為幌子。

受性侵兒童被心理專家形容為“沒有嘴巴的孩子”。因為性教育缺失,他們對於自身是否遭受性侵犯常常無法判斷。即便有判斷,面對加害者的權威、脅迫和恐嚇,也不知如何抗拒,更無處申訴。

另一方面,在一些欠發達地區,故有的封建觀念導致大部分受害者沉默以對,因其顧及孩子的名聲,擔心未來生活受到影響。少部分尋求司法救助的也經常以“私了”結束,讓犯罪分子逍遙法外。

中南大學社會學教授李斌認為,此類案件頻發暴露出中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兒童性教育的缺失。“長期以來,我們很少告訴孩子自己有哪些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犯,這導致許多兒童對於是否受到侵犯沒有概念。另一方面,社會普遍的價值觀是‘乖孩子是好孩子’,很少主動告訴孩子,老師如果做出令你不舒服的行為,你可以說不。”

江蘇南京市教科所所長劉永和指出,目前中國學校性教育不僅缺少合適的教材,學校也沒有專業老師,很難達到好的教育效果。

但一些地方已經有所嘗試。2011年,上海首套中小學性別教育教材《男孩女孩》正式投入使用。近期,由中國百名女記者發起、經過40多次修改的《防性侵教育小學課堂45分鐘標準教案》已在貴州、雲南、湖北等9個省市試講。

此外,李斌指出,加強監管是防範犯罪發生的關鍵。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建立嚴格的教師行業準入制度,尤其要重視開展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對於有問題的教師要及時清退,絕不姑息。

全國人大代表、律師秦希燕則認為,還應完善相關法律,對兒童性侵害犯罪加以嚴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