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未来保蓝天应从何处发力?

新华网

text

“今天能不能上体育课”成了小学生安安最近很关心的问题。今年春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不好,体育课等户外活动常常被迫取消。

今年一季度多地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的原因何在?污染治理面临哪些难题?下一步如何保卫蓝天?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有4方面原因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一季度,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9%,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6项污染物指标中,除PM2.5和一氧化碳浓度同比下降外,PM10、臭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

尤其是3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0.8%,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北京市3月只有11个“好天儿”,优良天数比例仅为35.5%,同比下降54.8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反弹幅度达到144.1%。这是近年来极为罕见的。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介绍,造成空气质量恶化主要有4方面原因:

一是沙尘天气影响频繁。一季度我国发生多次沙尘天气过程,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受沙尘影响的天次超过2017至2020年的同期之和。华北地区49个城市一季度出现日AQI“爆表”即超过500的情况;北京市3月15日和3月28日PM10日均浓度分别达到1630、795微克/立方米,为2013年以来PM10最高日均值。

二是气象条件较往年同期相对不利。2月至3月,华北平原地区地面温度偏高、湿度偏大,逆温强度也较常年同期偏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上与历年平均相比偏不利。

三是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水平处于高位。去年春季,经济发展受疫情影响明显。今年疫情得到有力控制,整体经济形势向好,春节后社会经济活动迅速恢复,导致污染排放同比有所上升。

四是“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的指标超额完成,一些地区出现“歇一歇”“放一放”的思想。同时,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有追求“开门红”的动机,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华北地区工业企业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普遍存在不按规定落实减排措施、自行降低减排要求、甚至采取手段规避监管等情况。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一季度国民经济“成绩单”日前亮相,GDP同比增长18.3%。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粗钢、水泥、焦炭等产品产量同比均大幅增长。

柴发合指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品产量大幅反弹,带来大量大气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形势严峻。

“要看到,当前我国产业、能源、交通等结构调整刚刚起步,结构型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他表示。

从产业看,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传统产业规模大、比重高,且大量布局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比如京津冀及周边省份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7%、21%、28%、48%。

我国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总量保持高位且仍在持续增长,煤炭消费比重超过50%,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至6倍,汾渭平原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比超过80%。

运输方面,我国以公路货运为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公路货运比例高达80%以上。

柴发合表示,目前部分地区存在上马“两高”项目的冲动,也对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造成不利影响。

瞄准消除重污染天气

重污染天气,直接影响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感受。“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说,面对这一艰巨任务,要科学设定重污染天气下降目标,分类施策。对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较高的重点区域,要求下降幅度更大。力争通过5年努力,全国人为排放导致(即扣除沙尘等影响)的重污染天数进一步大幅减少,全国大部分城市消除重污染。

他指出,重污染天气的发生,诱因是不利气象条件,主因还是污染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

“十四五”期间,要按照“三个协同”的要求,即协同治理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尤其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结构和布局调整,持续开展清洁取暖和治污减排,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进高质量发展。

如不考虑沙尘等自然因素,我国90%左右的重污染发生在秋冬季。严刚说,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形势下进行精准管控、科学应对,是减少重污染天数的重要手段。

他表示,要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能力,为提前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坚持行业绩效分级,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精准施策,鼓励优质企业良性发展,倒逼企业升级转型。优化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响应,确保减排措施切实有效,真正起到“削峰降速”作用,守好消除重污染天气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