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張曉明爲何在此時發表"爭議"言論?

大公報

text

【亞太日報訊】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上周六在紀念基本法二十五周年研討會上的一番講話激起軒然大波。他對于香港政治體制的闡述,被坊間歸納成“中央以下,三權以上”。16日,香港東網發表評論文章稱,在發言結束前,張曉明稱自知此番發言勢必引發熱議,但同時也表示在宣傳推介基本法的過程中爭議不可避免,也不必回避。實際上,自普選風波後,特區政府一再強調,本屆政府任內將以發展經濟和民生作爲未來的工作重點。張曉明選擇在此時此地發出重磅言論,其中是否另有深意值得探討。

張曉明發言的場合,是在由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主辦的基本法頒布25周年研討會上。香港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是由12位香港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咨詢委員會委員及部分社團代表于1993年共同發起成立的。20余年來,該機構長期致力于透過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向香港各階層市民推廣基本法,加深社會各界對基本法的認識和了解。基本法推介聯席會議成立至今,已連續舉辦18屆基本法研討會,張曉明選擇這樣這個場合闡述他對基本法中較爲模糊和易受誤解的內容,合情合理。

此次發言的核心內容,是張曉明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問題的見解。 張曉明在發言中多次解釋和強調“行政主導”,除了明確香港政治體制的實質以外,根本目的在于爲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提供理論依據。 回歸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反對派掀起的政治爭拗無休無止,造成社會分化加劇,默默耕耘的“獅子山精神”逐漸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在政治紛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特區政府執政更是寸步難行。

以政改爲例,全港上下圍繞政改方案展開的攻防戰長達兩年之久,2014年一度被稱爲“政治年”。在波谲雲詭的政治大環境下,特區政府爲保持香港的平穩發展做出了極大的努力。然而,香港反對派,尤其是“占中”組織者罔顧香港大衆利益,多次以特區政府爲靶子,制造議題、挑起紛爭,極力打擊特首威信,阻礙特區政府施政,一意孤行騎劫民意,妄圖在香港上演“顔色革命”。

政改落幕之後,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公開表示,特區政府今後會聚焦拓展經濟、改善民生的議題,並希望反對派議員不要再糾纏政改議題,否則只會消耗社會精力,扼殺特區政府爲廣大市民做實事的空間。如今政改風波已過去3個月,香港社會並沒有如各界期望停止紛爭齊心發展經濟,反對派和激進勢力反而變本加厲,不放過任何制造事端的機會,妄圖把香港一切問題政治化,想盡辦法阻礙特區政府施政。7月末的港大副校長風波,反對派三番五次誤導輿論,指責特區政府“政治幹預”大學校委會的討論。但實際上,港大校委會一直嚴格按照程序辦事,從未離開學術和校務範疇。反倒是一些反對派議員公然在社會輿論上做文章,把港大校委會押後對陳文敏的任命歪曲爲“政治幹預”,甚至提出取消特首出任港大校監這一傳統,其真實目的,無非是爲明年立法會選舉制造話題、攻擊政府。

由此可以看出,長期以來,反對派從未放棄過對特區政府的攻擊,其基本套路無非是:挑起社會話題制造事端,擴大社會影響引起“政治化”討論,將責任歸咎于特首及特區政府,最終煽動輿論,挑戰中央政府和基本法的權威。 明年法會選舉在即,反對派急需制造熱點博取關注,而博取關注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味抹黑特區政府,把特區政府管制不力當做香港經濟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政治內耗不斷,使香港錯失了無數寶貴的發展機遇。 港人也許忘了,香港得以發展至今日的成就,是依靠經濟助力,而非無休止的政治鬥爭。香港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如今已成爲一個成熟的經濟體,經濟發展相對飽和,因而經濟增速稍緩也在情理之中。事實上,以行政長官梁振英爲首的特區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動香港經濟,連續提出多項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議案,但屢次在立法會遭反對派議員拉布,導致無數惠民政策被束之高閣,政府施政受到極大的阻礙。

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以及2017年的特首選舉,必將再次在全港掀起轟轟烈烈的選舉大戰,政治問題也勢必又會成爲全城焦點所在。如今距離立法會選舉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如果不在此時集中精力抓經濟促民生,恐之後再無機會。但 放眼當下,政府執政阻礙重重,說到底還是港人不了解基本法,不了解香港政治體制,不了解特首地位造成的。 張曉明在紀念基本法二十五周年論壇上的這番話,既是對基本法的深入闡述,也進一步加強了港人對香港政體的重視和了解,使港人明確特首的地位,以及以特首爲核心的行政主導在香港特區權力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綜上所述,張曉明選擇此時發表關于香港政治體制的言論,是在香港經濟和民生發展的關鍵時刻,對特首和特區政府工作的肯定,爲今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掃清障礙,提供了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法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