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如何不再难?浙江人大代表呼吁深化医养康养模式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宁波代表团。 王刚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5日电(记者 方堃 林波 见习记者 李典)养老体系模糊、养老服务单一、养老人才不足……当下,随着迈进老龄化社会,我国面临着多重养老挑战。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多位来自社会各领域的浙江省人大代表聚焦养老问题,呼吁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以缓解当前社会养老难题。

图为2020浙江两会现场。 王刚 摄

《浙江省2018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1987年,浙江提前全国12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至2018年末,舟山、嘉兴、绍兴、湖州、宁波等地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25%。其中,舟山以27.81%的老年人口比例位居第一。

“山区及偏远海岛养老事业起步较晚,老年人口较多,底子薄的现象依然存在。”浙江省人大代表、舟山市普陀区虾峙镇东晓村党总支副书记刘优飞坦言,目前养老服务普遍存在资金供给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医养结合不够等问题,所以要加大养老服务运营资金和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培育发展一批社会化运营机构,“同时加强对山区及偏远海岛医务人员及专业护理人员的定向培养,确保养老服务长效运营,真正达到医养结合的目的。”

事实上,基于我国当前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应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此背景下,作为浙江省康养体系建设的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宁波以老年康养体系建设为轴,探索出以医疗机构为中心的康养联合体、以养老机构为中心的康养联合体及康复租赁机构为中心的康养联合体三种模式。

“但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和边界并不够清晰。”在浙江省人代表、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看来,这一体系如何建设、谁来服务、服务什么、如何协同等问题仍需确立明确的发展方向。

对此,王晓菁建议将康养体系建设纳入健康浙江战略部署,从浙江省级层面尽快制定出台推进康养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明确康养体系的建设定位、服务对象、部门职责、重点内容和协同机制等,以推动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

除顶层设计的不足外,在养老服务体系具体操作层面,浙江省人大代表、绍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马高祥认为也面临诸多难题。

“目前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不仅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需求,亦使得相关部门在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中阻碍重重。”马高祥说。

他告诉记者,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卫健、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医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

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例,目前国内的医养结合养老院大多用宾馆或旧房进行改造。但由于旧房改造涉及多方部门,流程繁琐,且无统一标准,致使改造工作即使已经备案,但进展缓慢,甚至不了了之。

“从这一点来说,规划、卫健、民政、社保、财政等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尤为重要。”马高祥建议,医保部门需予以财政资金保障,社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应合作共建,民政部门和卫健部门则辅助开展一体化养老服务,并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的无缝对接,从而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