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要闻丨戛纳背后生意经:20万蹭红毯 网红忙捞金

亚太日报

text

1993年5月24日,《霸王别姬》获得第46届戛纳影展金棕榈奖,成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华语电影。

一晃,24年过去了,戛纳电影节也迎来了第70届。

相比去年零入围的尴尬,导演李睿珺新作《路过未来》入围“一种关注”单元,范冰冰出任电影节评委。当然,电影节上的中国面孔一直不少,像是去年火热直播的延续,今年的戛纳最大的亮点就是一群“红毯网红”。

2016年,中国电影年产量已达到770多部,票房已达492亿,并且屡破纪录。在这个电影投资方扛着麻袋数钱的商业电影时代,屡破记录的票房数字和各种影视基金的成立及快速变现下,是各方争抢大IP、抢夺各路资源赤红的双眸。“口红经济”下,商业娱乐电影高票房的成功掩盖,很多人忽略了华语电影与国际电影的差距。

戛纳电影节的辉煌,和它的艺术光环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每年全球各地会有数十万人聚集于此,而隐藏在曼妙身影背后的庞大商业帝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撑起戛纳电影节的支柱。

戛纳生意经:素人20万就可以蹭红毯酒店一夜消费近30万

在戛纳工作超过30年的吉尔•雅格布眼里,戛纳的招牌是高规格的接待,荣耀至尊的红地毯仪式,以及那些觥筹交错的奢华晚会。如同法国的奢侈品牌,它是以电影为主题的奢华峰会,全世界的电影从业者也借其宣传并出售自己的产品。

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遭遇过因财政困难停办的窘境,如今的戛纳电影节,你可以说它是因为群星荟萃而熠熠生辉,也不得不承认它自身的魅力已经无惧任何光环的加持,“去戛纳,走红毯”对于明星而言早已成为一种莫大的荣耀。

一方面,戛纳的魅力来自于它所颁奖项的规则设置,从电影市场的角度出发,引入平行单元、改革选片制度、并且通过影响业内人士和媒体来影响大众。这使得作为颁奖单位,戛纳的先瞻性一度引领风潮并为后来者仿效,并且,这种设置极大地降低了其选片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在大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另一方面,“没有金钱的堆砌,艺术真的很难闪光”。作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戛纳的热度和受关注度远超威尼斯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至少在中国,小编查阅了近年来三大电影节的百度指数,戛纳电影节总能在颁奖那一周轻松破万,柏林电影节却只能勉强到2000,威尼斯电影节更是异常惨淡。

这里面,有艺术本身的影响,也逃不开金钱的干涉。去年,巩俐、李冰冰、刘亦菲等20多位国内明星纷纷亮相戛纳,据说“开幕闭幕打包才30万元”,长于捞金者凭借直播轻松回本,还顺抬身价,那么今年,戛纳又有哪些生意经呢?

首先,电影交易。要知道,除了颁奖,电影节还是一个超级吸金的社交场所,制片方与发行商在觥筹交错间就可以谈成一笔大生意,有报道称“戛纳电影节已经可以打造出一个交易额高达10亿美元的市场,全世界70%的电影交易都是在戛纳进行的。”因为数据未经核实,小编隐隐有些疑虑,不过戛纳承载市场交易的功能在各大电影节之中绝对名列前茅。

第二,门票收入,其实这部分占比并不大。“用钱就能买个戛纳红毯资格”这件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下图为网上流传的门票价格。

对比一下第69届的价目表,价格都有调整,但总体变化不大,基本上,拿出20万人民币就可以轻松去戛纳电影节了,还能请摄影师专门拍你,朋友圈瞬间高大上,收获1000个赞绝对轻而易举。

第三,酒店收入。据了解,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周边多数高档酒店都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全年15%的营业额。那么具体房费是多少呢,以明星常住酒店 “卡尔顿洲际酒店”为例,苏菲玛索、莎朗斯通、小李子……都曾住过这里,里面还专门设计了刘烨套房和范冰冰套房,这家的总统套房,一夜的费用大约为4万欧元。

此外,电影节的举办还带动了戛纳的旅游收入,影展组织者还会因此为本地居民提供很多就业机会,总而言之,虽然有场地费、装潢费、营销费等巨额支出,但是不论怎么算,戛纳电影节都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一个影展的成功,全行业都跟着兴奋。戛纳最成功之处,是懂得如何在艺术和市场的反差间找到平衡。

行走在戛纳的中国网红和自媒体

身穿华服、觥筹交错,珠宝在镁光灯下折射出诱人的光芒,仿佛踏上红毯默念咒语,前方就是金光熠熠的宝藏。电影是戛纳的主角,却不是唯一主角。

开幕式所在的影节宫卢米埃尔厅座位有限,据悉一年只有1800张票。每年官方组委会会将有限的红毯票分发给政界官员、商界名流、电影界大腕、品牌合作方等等。一般拿到红毯门票的有三种:入围电影的主创人员,官方直接邀请;雷诺、萧邦、欧莱雅等电影节赞助商邀请,如李宇春、杨洋等;任电影节的评委以及电影节的特邀嘉宾,如今年的范冰冰等。

当然,那些层出不穷的奇葩又是怎么踏上红毯的呢?答案很简单,用钱买。不管是个人,还是明星团队运作等等,都离不开钱。

品牌邀请,没有作品的王珞丹也未觉得太尴尬,她回应:“我当然希望带着作品来,但是碰巧我没有,难道我就不能够跟着品牌去感受一下这个氛围吗?”

赞助商之一的巴黎欧莱雅与戛纳电影节的合作始于1997年。1998年,欧莱雅还加入了电影基金会,并成为该基金会的创办会员。除戛纳电影节外,欧莱雅也为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柏林国际电影节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提供彩妆支持。

抛开明星、网红,今年欧莱雅邀请了不少自媒体,其中就有胡辛束。2015年1月,胡辛束正式运营公众号“胡辛束”;2016年3月,成立辛里有束公司;2016年6月,获真格基金、罗辑思维450万元天使轮投资。

2年多来,胡辛束已经服务了超600个品牌,如香奈儿、纪梵希、宝马等。据悉,辛里有束目前依靠广告每年的营收已超过1000万。

提及戛纳红毯,胡辛束、萝贝贝等人都曾表示,红毯席位确实有卖,而且还不单卖,会和戛纳电影节指定酒店打包销售。一晚上住宿加上一次红毯席位,套餐制,童叟无欺。

戛纳最梦幻的一点,莫过于可以让你感受到世界多维度存在着的人物,在这一瞬间被拉成同一平面。比如你可能会与布拉德皮特同乘一部电梯,亦或是晚餐时隔壁桌是大名鼎鼎的某商界巨鳄。没有人再只是存在于你收看的Netflix剧里、电影院的爆米花大片中,戛纳将他们纷纷拽回现实世界。

“我们其实忘记了,那条长达60米的红毯,其实象征着对电影艺术的最高敬畏,是对优胜者的接受电影艺术洗礼的最后一条路。穿戴整齐,在热烈掌声中迎接与欢送一场电影,这才是电影的最高价值。”

结语:

走在红毯上,伴随而来的是「此时此刻我也是明星」的错觉,但是现在红毯的象征意被大光圈拍摄、各种摆拍、媒体报道等功利性新闻占据头条。戛纳对明星们的吸引逐渐由电影变成了红毯,从范冰冰的龙袍、张馨予的花棉袄到今年72线网红披的“国旗”,每年千奇百怪的着装总是让人印象深刻。

要知道为期15天的戛纳电影节带来的收入直接占了戛纳一年旅游收入的四分之一,整个城市也都靠着酒店和餐馆赚钱,而品牌赞助商更看重了电影节和明星网红等双赢的宣传。男男女女在镜头面前笑靥如花、身姿摇曳,可曾有人注意到镜头外的杂乱、拥堵。连接中国和戛纳的应该是艺术和电影,而不该是略显尴尬的明星、网红和微商们。

(来源: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