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連輸兩局 關於人機對決的三大猜想解讀

中新網

text

3月10日,韓國棋手李世石九段(左)與“阿爾法圍棋”創始人德米什·哈薩比斯在賽後記者發佈會上。新華社記者姚琪琳攝

【亞太日報訊】據中新網11日報道,0-2,李世石連續不敵人工智能“阿爾法圍棋”,業界唏噓,大眾驚歎。多位圍棋界重量級人士發現幾個疑問:“阿爾法圍棋”下的是圍棋,還是簡單的勝負?李世石的失敗,是否意味著圍棋的“末日”,它對圍棋的未來將有何種作用?

猜想一

“阿爾法圍棋”的身份證:圍棋高手or勝負機器?

連續失利,李世石幾乎輸到沒有辦法,以“頑強搏殺”著稱的他,竟也說出“對手更完美”。截止現在,關於“阿爾法圍棋”的極限,人類至今無法觸碰。但即便如此,“阿爾法圍棋”真的已經淩駕於人類智慧之巔,無限接近“圍棋上帝”嗎?

中國圍棋隊領隊華學明說:“我粗略地了解了一些,這個人工智能並非使用了‘圍棋的思維’,更像是一種工具、或者勝負機器。”言罷她忙著補充說,這只是個人想法,不一定全對。

應該承認,華學明的思考很有價值。“阿爾法圍棋”目前給人的印象是:保證能獲勝。中國圍棋協會主席王汝南認為,以目前了解,“阿爾法圍棋”的選擇,是與勝負緊密聯系的。

“可以說,它和人的思維不一樣。電腦的無數次模擬、收集的無數棋譜,最終都和勝負聯系。某種意義上,電腦不是在下圍棋、下藝術或是下棋道,它是和你下勝負。”王汝南點評道。

關於“阿爾法圍棋”的下棋過程,長期從事人工智能和智能科學研究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史忠植介紹,它分為快速判斷、深度模仿、自學成長和全局分析。

其中,“阿爾法圍棋”學習近萬盤人類曆史高手的棋局來進行模仿學習,用得到的經驗進行判斷,模仿能夠根據盤面產生類似人類棋手的走法,再學習人類曆史高手棋局,最終完成對贏面的判斷。

因此,“阿爾法圍棋”似乎更像一臺運轉完美的勝負機器,它抓住了人類可能犯下的每一處錯誤,每次選擇無論對錯,都是對最終勝負概率判斷的最佳一招。

等級分排名第一的棋手柯潔也說:“到底是圍棋高手還是勝負機器?這個概念很模糊。它既沒有血、也沒有肉、也不會說話,只會下棋,也算是勝負的機器吧。”

猜想二

李世石=人類智慧?柯潔:我去打絕對大不一樣

不過,無論“阿爾法圍棋”對勝負多麼癡迷,人類戰勝它的欲望,只會隨著李世石的失手變得越來越強。柯潔承認:兩盤棋證明了“阿爾法圍棋”的實力,它的招法有原創,證明實力足夠強大。

王汝南認為,李世石前兩盤失利,也有心態的作祟,面對億萬關注,他的情緒難免受到影響。

對此,柯潔的說法更加直接:“李世石輸得不太應該,他抵抗得非常消極,心態不太正,沒有擺正心態。包括第一盤中的怪招不成功,和第二盤中的緩手。”

心態,反而是“阿爾法圍棋”的優勢。冰冷的機器沒有情感,他會抓住人類的失誤,自己卻不會因為大量的計算和思考,產生任何疲倦和懈怠。甚至,“阿爾法圍棋”的設計者們也說,如果遇到失敗,只會讓未來的“阿爾法圍棋”更加強大。

但是,即使面對如此艱難的局面,柯潔仍非常堅定地告訴記者:“如果讓我上,絕對會大不一樣。”據了解,中國幾名90後贏過世界冠軍的棋手,都認為自己有機會打敗“阿爾法圍棋”。

猜想三

圍棋的“末日”?琴、棋、書、畫是文化情懷!

作為東方文明智慧王國的璀璨明珠,圍棋一直被賦予神聖的光環,甚至某種程度上,“圍棋上帝”是不可逾越的彼岸。不過,當“阿爾法圍棋”洶湧殺來,圍棋勝負之間的神秘感恐將褪色。

王汝南強調:“以前,我們講琴、棋、書、畫是文化。對弈過程中,我們賦予了圍棋很多哲理,甚至軍事的戰略戰術。這都是機器無法比擬的。”

這份情懷,也是圍棋之於人類世界的最後一塊純潔的處女地。畢竟,人類必須客觀承認,即使有人最終戰勝了“阿爾法圍棋”,也不能否認這個人工智能在圍棋勝負方面已足夠強大。

正因為對面是冰冷的機器,人們才會懷疑它的意義,柯潔和記者的對話中,多少也提到了這個話題:“(坐在機器對面)心態可能有所不同吧。它是沒有感情的,坐在對面難免覺得有點怪。”

王汝南客觀地指出:“我們要承認科技的發展有了飛躍的進步,技術達到某個層次,打敗人類是很正常的。”他也承認,本以為李世石可以擊敗人工智能,讓圍棋紅火幾年。

一次突如其來的失敗,甚至引來了王汝南的擔憂:“歐美國家剛剛對圍棋提起興趣,發現了東方文明竟蘊藏著如此奧妙的遊戲。如果李世石被徹底摧垮,難免會帶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