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 美國人愛養中國娃?

亞太日報

text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四四

最近一期“跑男”裡,關於《收養記》中外族人和繼承人的推理頗為“燒腦”。當然,這不僅僅是會在一個綜藝節目中遇到的頭疼事。

最近,美國國家收養和永久收養中心主席亞當·佩特曼就在《赫芬頓郵報》發表文章,擔憂中國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會波及美國。他說,美國作為全世界收養兒童最多的國家,受這一政策的影響最深。收養中國兒童以及其他一些重要原因,給很多美國家庭帶來了根本性改變。

美國人愛養中國娃?

1、在夏威夷茂宜島的盤山路上,停車看花草風景。粉紫色的小花,小簇小簇地長着。

“這種花在我們芝加哥有很多,長大了以後可以喂牛。”一對美國夫婦主動與我們攀談。

這對美國夫婦,男的叫傑瑞,女的叫薩莉,約莫50多歲。他們從密歇根州來到夏威夷,正在享受孩子上了大學以後的二人世界。

“你們是中國人?”他們對我們的中國面孔很感興趣。原來,他們有兩個從中國收養的女兒,大女兒19歲,小女兒17歲,是在1997年,分別從武漢和西安接到美國的。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被美國家庭收養。以往的收養者中,為人熟知的有美國國務卿克里、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好萊塢明星梅格·瑞恩等。有這樣一個統計,中國每年約有五千名孤兒被收養,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被海外家庭所收養。現在,有8萬多個在中國出生的孩子,在美國家庭慢慢長大。

克里妹妹領養的中國女孩

為什麼要從中國收養孩子呢?

薩莉說,他們夫婦覺得中國孩子性情乖巧,當然還有一個很現實的考慮是,中國離得遠,與美國的社會文化差異較大,孩子長大後不大會離開他們。

或許這道出了不少美國人偏愛收養中國孩子的想法。

收養孩子並不是一拍腦袋的衝動。傑瑞和薩莉從提出收養申請,到最終迎來第一個女兒,花了近兩年時間。這其間,不僅有家庭背景考察,比如夫妻的婚姻狀況、健康狀況、收入水平,是否有犯罪記錄等等,還有大量的文件表格需要填寫。

2、收養孩子,絕對不是件簡單的事。收為次,養為重。對於父母來說是挑戰,對於被收養的孩子來說同樣也是挑戰。融入一個家庭還不是最難的,難的是融入社區,再往大點說,融入當地社會。隨着孩子的慢慢長大,你會遇到一個個“尷尬”的問題。

薩莉對我說,兩個女兒小的時候,常常抱着她問:“為什麼我沒有像你一樣的淺色頭髮?為什麼我的頭髮是黑色的?”

收養外國孩子,尤其是不同種族孩子的父母,大概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對這些孩子來說,有關出生的問題是最難回答的。

好萊塢明星梅格·瑞恩收養的中國女孩。

曾經有位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母親說:“如果我們把被收養孩子的生命比作一本書,那麼前兩章是空白的。”到底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遊走在這樣的夾縫中,甚至是傷痛的。

在我印象中,多數美國人還是直接坦誠的,以平視的目光看待孩子,也不會回避問題。薩莉說,她直接告訴兩個女兒,她們的故鄉在中國,她們出生的城市是什麼樣子的,她們又怎樣來到了美國。

“你們是我們的女兒,爸爸媽媽很愛你們。”薩莉說,她和傑瑞對女兒們不會吝惜這樣的表達。

傑瑞和薩莉住在一個白人社區,很少見到其他膚色的人,這也是最有挑戰的地方。傑瑞說,兩個女兒很受關注,只要在社區裡出現,都會吸引很多目光,覺得她們很特別。

“特別”,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特別好,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是特別怪,就會成為孩子的成長之重。

幸運的是,傑瑞和薩莉並沒有遇到“特別怪”的煩惱。這對美國夫婦雖然只是普通工薪階層,但一心一意地培養着他們的女兒。現在,兩個女兒都已經上了大學,而且多才多藝,大女兒會很多種樂器,小女兒還在社區教小朋友們跳芭蕾。

2011年和2013年,薩莉分別帶着兩個女兒到中國,回到她們出生的城市。“這就是為了讓她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她們現在是美國人,但她們的根在中國。”

“你們人真好。”遇到這樣一對夫婦,是這兩個孤兒的幸運。

不過,薩莉卻不斷地說,兩個女兒是“上天的恩賜”,“能收養她們才是幸事”。

站在茂宜島哈雷卡拉火山的半山腰,風盤旋着吹過,山下平原地帶蒸騰着上升氣流,漸漸形成一簇簇雲團。一道完整的彩虹斜插出雲團,顏色極為豔麗。

3、2011年和2013年的兩次中國之旅,薩莉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收養本國的孩子。對此,薩莉覺得特別好,這樣孩子接受起來不會有那麼多困難。不過,當今中國仍舊面臨着收養之困。

河南蘭考縣“愛心媽媽”袁厲害

2013年1月,河南蘭考縣“愛心媽媽”袁厲害家發生大火,她收養的7名孤兒死亡,一名男童重傷。在過去近30年中,袁厲害自費照顧了超過百名棄嬰。

還有河北武安市的“愛心媽媽”李利娟,19年間收養了75個小孩,如今她身患淋巴癌,欠債200多萬,但仍在努力掙錢養活着眾多孩子。

這些民間善行,都面臨着“不符合規定”的窘境。

有這樣一組民政部統計的數字:截止2010年,中國孤兒人數達到71.2萬。在這納入統計的71.2萬人中,只有9萬名孤兒生活在兒童福利機構,62.2萬名孤兒散居在社會。

還有另一個數字:中國不孕不育患者超過4000萬,占育齡人口的12.5%。

光看數字的比例,中國家庭收養本國孤兒,理論上是非常可行的。不過,殘疾兒童無人問津、收養門檻高、收養補助等等因素都讓家庭收養變得不那麼輕鬆。比如,《收養法》就規定,收養人的條件是“無子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民政部一份公報的統計:2013年,全國辦理家庭收養兒童登記2.45萬件,較上年減少2850件,下降超過10%,延續了近十年來家庭收養兒童數量下降的趨勢。但同時,兒童收養救助服務機構和收養人數都在增加。

一對美國夫婦辦理領養中國孤兒的手續。 資料圖片。

福利機構的確是在增長,但這面臨另一個問題:一個被遺棄的殘障兒童,更需要家庭的溫暖。

在美國居住的時間裡,不時會聽到一些美國人說,我們有責任去做,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

最近“臉譜”的紮克伯格被炒得很熱。這位“臉譜”創始人剛生了娃,就和妻子一道承諾將他們持有的“臉譜”99%股份捐贈給慈善機構。這部分股票的市值約為450億美元。

他們的理由寫在了對孩子的信中——“促進平等就是要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得這些機會,不分種族、家庭或出生環境。我們的社會必須這樣做,不僅因為出於正義或慈善,也為了偉大的人類進步。”

社會在不斷進步,國家、政府乃至每個家庭,如果能相互理解、相互體量,互相分憂,這對那些無助的孤兒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收養原本應是一件快樂事情。

作者简介:

四四,北京姑娘,80后,狮子座。

2007年一脚踏入新闻行业,一晃入行已经第9个年头。

这其间,驻在美国洛杉矶近两年半,不算长,掰着手指头算算,既见识过高大上的美国大选、奥斯卡红毯,也跟踪过枪击案、爆炸案、车祸,跑过警局、去过监狱……“不安分地”走过近20个州,往西到了夏威夷,向东逛了波士顿,北上进了西雅图,南下看了迈阿密,大抵给美国划了个圈。

如今,依然怀着一颗“十处打锣九处有我”的心,四处走走停停、聊聊看看,现特在亚太日报开设专栏“边走边看”,希望能通过这个新媒体聚合平台,将路上的观察和思考同大家分享。

因为和柳永同姓,自然多了几分亲近,也似乎沾染上了三变笔下的多愁善感。行走路上,曾在吴哥巴戎寺的“高棉微笑”下笑着流泪,也在巴厘岛为情人崖的凄美故事神伤,还在佛罗伦萨乌菲兹对着提香发呆……

无论下一站在何处,只希望一路上,有我,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