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25年後北京再布新局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社記者張正富 王慧慧 岳瑞芳)25年前的11月7日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當時,“冷戰行將結束,橫亙在東西方世界之間的“鐵幕徐徐裂開。

那一天,在大洋洲花園城市堪培拉,亞太經合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閉幕。這個由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6國共同舉行的會議,標誌著亞太經合組織(APEC)的成立。

今天,當中國在13年後再次成為APEC領導人會議東道主之時,這一當初並不被關注的機制已經見證了發展與繁榮在亞太生根,世界中心向這裡轉移。

跨越大洋

亞太開展區域合作的基礎其實並不太好,中間隔著的浩瀚太平洋也許只是最易跨越的障礙。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讓20多個發展水準、歷史淵源和社會制度各異的成員摒棄成見,走到一起。

如今,APEC已經讓“亞太從一個地理概念演變成一個擁有28億人口的全球經濟引擎。亞太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分量和地位與25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貿易額翻了五番,佔全球46%,投資環境大為改善,經濟總量超過全球半壁江山。

也有人認為APEC只是個“清談館,這些成就與它沒有多大關係。然而,在研究APEC的資深專家眼中,這一經濟合作組織在推動亞太融合、共贏發展的過程中發揮的“全面推進作用毋庸置疑。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說,APEC的成立使亞太區域合作從無到有,尤其是1993年領導人會議機制建立後,APEC形成了從高到低的完備機制設置,高層的承諾和呼籲基本上得到了落實,亞太區域合作不斷深入。

從1991在韓國漢城(現稱首爾)確立APEC的宗旨與目標,到1993年在美國西雅圖開創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對話和交流協商新舞臺;從1994年在印尼茂物承諾最遲不晚於2020年實現在亞太地區的自由和開放貿易以及投資,到2001年在中國上海通過《上海共識》等重要成果文件;從2006年在越南河內就亞太自貿區的願景達成共識,到2013年中國領導人在印尼巴厘島提出互聯互通和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APEC越過一個個里程碑,朝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向逐步邁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亞太學會會長張蘊嶺說,雖然有人對APEC不滿意,但是大家又離不開它,因為它是覆蓋整個亞太地區唯一的綜合性經貿合作機制。APEC的成果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它的重大意義在於形成共識去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

21世紀是亞太世紀。而正是APEC的存在讓匯集了全球前三大經濟體的亞太成為世界的“穩定之錨、繁榮之基。

中國因素

在這一進程中,中國是重要因素。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說,1991年中國加入APEC,這是中國對外開放和APEC發展進程中的一件大事。現在,中國和亞太已經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剛加入APEC時,並不太被看重。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時,中國經濟排名世界第六。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放眼太平洋,各式各樣的中國商船,滿載秘魯水果、工藝品、魚粉以及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新西蘭的奶粉和東南亞水果駛向中國,又把中國生產的服裝、iPhone、太陽能電池板、LED、集成電路、輪胎運往美國、日本、東盟……

不久前收穫高票房的電影《中國合夥人》反映了這一變化。它描寫的是一群原本不名一文的中國“屌絲創業成功的故事。與故事主角們經歷相似的中國企業家俞敏洪、馬化騰、馬雲等如今已成為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的公司現在都已在美國紐約上市。

2013年,中國與APEC成員的貿易額已佔對外貿易總額的60%,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83%和對外投資的69%都是與APEC成員之間進行的。

劉晨陽說,有了APEC,中國當初才得以在更廣範圍內檢驗市場化建設水準和自身承受力,為加入世貿組織起到了“試驗田的作用。現在,APEC已經成為中國實施國際和區域戰略的有機一環,在中國從亞太經濟大國發展為世界經濟大國的過程中將發揮獨特作用。

與此同時,亞太也日益倚重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將拉動亞洲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個靠著改革開放實現脫貧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中國倡導的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一直是亞太共贏、融合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也被不少亞太經濟體看重和吸收。

新一屆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創新理念,積極倡議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開闢了新局。去年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連續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亞太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對外合作構想,並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引起世界很大關注。

這使得人們對APEC北京會議懷有濃厚興趣。

孕育新生

25歲正值青春勃發、大有作為之時。同時,青春年少也少不了稚嫩、輕浮。在北京,人們寄望APEC步入成熟、沉穩、厚積薄發的時刻。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APEC在經濟一體化、深化經濟合作方面不夠完善:經濟一體化存在“碎片化趨勢,為多種自貿安排尋求交集有助於實現亞太地區的真正融合;合作領域存在“偏科現象,貿易開放方面進展明顯,創新、技術、改革等領域相對滯後;各成員在軟件、硬件、人際等方面離真正的互聯互通差距很大。

另外,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同全球大多數經濟體一樣,亞太地區亦面臨增長動力不足的問題——內部改革轉型遭遇瓶頸,外部需求低迷不振,經濟信心在低谷中徘徊。

本次APEC會議既談合作,也講變革。據王毅介紹,會議有望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邁出區域經濟一體化新步伐;明確經濟改革、新經濟、創新增長等五大支柱領域,發掘亞太經濟未來發展新動力;著眼聯動發展,勾畫亞太全方位互聯互通新藍圖。

觀察家說,本次APEC會議不但有助於亞太經濟跨越“艱難時世,也將推動APEC加速變革,從而開創亞太新格局。

新格局既是相互包容的夥伴關係,也是相互開放的經濟紐帶,這都將體現在亞太領導人即將對APEC的未來作出的新規劃。從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有望啟動,到“一帶一路的建設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劃,都可以看到新格局的端倪。

就在幾天前,中國東南沿海經濟重鎮廣東東莞舉辦了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老撾的紅木、印尼的蝦片、泰國的水果、印度的飾品琳瑯滿目,來自25個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千餘家企業帶著各自特產會聚於廣東。

斯裏蘭卡商人茶瑪菈·悟篤伽嘜帶來了古絲綢路上的傳統產品——茶葉。悟篤伽嘜給自己的公司取了個容易讓中國人記住的名字——“茶話餐飲。他相信,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商貿之旅,因為中國倡導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將帶來巨大市場。

像悟篤伽嘜一樣,很多人都在期待、暢想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所推動生成的亞太新格局將給他們帶來商機、繁榮、穩定。

在北京舉行的這次APEC會議將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完)(參與采寫:查文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