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驗:德國“無聲革命”的啟示

APD NEWS

text

德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根源,是新世紀初的一場“無聲革命。當時,“少壯總理施羅德倡導“2010議程。 資料圖片。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新華每日電訊》11日在七版“好望角國際評論欄目發表吳黎明撰寫的文章《德國“無聲革命的啟示》。文章如下:

儘管經歷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的雙重“洗禮,德國經濟近年來在西方“一枝獨秀,紅火到最近連盟友美國都看不下去,罕見地對其出口型經濟增長方式進行抨擊。

德國經濟持續向好的根源,是新世紀初的一場“無聲革命。當時,“少壯總理施羅德倡導“2010議程,展開“痛苦的、大刀闊斧的改革,核心是修正德國的社會發展模式。

西歐的社會發展模式大致有四種:北歐模式、萊茵模式、地中海模式和盎格魯-撒克遜模式。所謂萊茵模式,是德、法、荷、比、盧等萊茵河周邊國家的共同模式,強調對就業的保護和較全面的社會福利體系。施羅德要開刀的,就是萊茵模式。

毫無疑問,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現代社會的“良心,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但社會保障體系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就會“好心辦壞事。到上世紀末期,萊茵模式為人詬病的是“養懶漢。由於福利負擔重,當時德國社會福利開支一度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3%,必須進行變革。

當時德國法律對就業保護過強,解僱員工成本極高。記得2004年時,一位從美國轉到德國任職的企業老總曾向筆者抱怨“到了德國玩不轉,原因是他的“殺手锏沒有了,很難“開除員工。

施羅德的改革“藥方是:削減福利開支、放鬆勞工法限制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對勞動力市場、失業保險等進行一攬子“瘦身增效改革。比如,失業保險金和社會救濟金合為一體,領取者必須無條件接受勞動仲介機構介紹的任何工作;縮短失業金的領取期限,以刺激重新找工作的慾望。改革後,失業金領取時長壓縮到6個月至兩年,比例也降低,長期失業者的救濟金降低到每月300多歐元。有德國友人對筆者感慨:“若是失業,與乞丐無異。

這些措施釋放出的“制度紅利,催化了德國經濟的“內生動力,讓企業呈現新活力。結果,德國從“失落的十年進入了持續發展的“黃金十年,迄今勢頭不減。

回頭看這場變革,值得深思:

一是改革既要大刀闊斧,又要講究技巧。改革之前,德國經濟陷入近10年的低迷,企業活力受壓制,失業率高企,德國當時被稱為“歐洲病人。為了改革,施羅德不惜面對黨內壓力、工會的反對和在野黨的“雜音,銳意前行。但在戰術上,施羅德積極與各方協商,形成共識,通過法律確保改革不脫軌。反觀同樣是萊茵模式的法國,多次想改革,都因為罷工浪潮而作罷。

二是改革不搞“山頭主義。改革後不久,默克爾作為施羅德的對手上臺執政,摒棄黨派鴻溝,“蕭規曹隨,全盤接受施羅德的改革方案。有意思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施羅德作為改革首倡者在大選中失敗下臺,默克爾反倒成為改革紅利的分享者,成功兩度連任。

人間正道是滄桑。德國的變革實質上是無聲的改良,是對現有模式的修正,沒發生任何社會動蕩。得益於這次改革,德國經濟修成正果,從經濟“病人變為“牛人。

德國的改革能為世界複製嗎?俗話說,“橘生淮北則為枳,由於國情不同,“德國模式迄今未能被其他歐洲國家成功移植。但是,德國的改革歷程還是頗有啟發:不管方式措施如何,只要能激發經濟的“內生動力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