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即將過去的2014年最後兩個月,全國財政將花掉預算中的近4萬億元。這意味著全年超四分之一的財政資金在最後兩個月內集中花掉。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元專家表示,年末“突擊花錢現象再次出現。
剛剛披露的10月財政收支情況顯示,1~10月,全國財政支出約11.4萬億元,完成預算74.2%。
按照年初2014年全國財政支出153037億元的預算,11月和12月全國財政支出將高達39484億元。
接受採訪的專家們認為,要解決政府突擊花錢的問題,涉及預算審批、會計制度、預算編制等諸多方面,也與提高人大代表監督權息息相關。
同時,在中央八項規定重壓之下,政府亂花錢現象已有所緩解。
錢為何集中在年底花
本報記者統計發現,近五年裡,最後兩個月的全國財政支出均占當年預算支出25%左右。這意味著近些年四分之一的財政資金都花在最後兩個月,今年亦不例外。
公共預算觀察志願者吳君亮告訴本報記者,一般來說,每個月政府財政支出占年內預算比重大概為8%,而剩下的兩個月花掉預算支出的25%,這的確存在年終“突擊花錢現象。
為何政府花錢都集中在年底?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鄧淑蓮認為,政府錢撥得慢是一大原因。每年全國人大在3月份才批准中央財政預算,經過一些流程,中央財政的錢撥付到地方時已經是第三、四季度,甚至晚的到12月。“地方政府預算期為一年的項目,半年內要把錢都花完不大可能。
一位元省財政廳預算處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年終集中花錢原因比較多,比如稅收入庫的時間不確定,上級撥款規模和時間不確定等。
一位元地方財政局預算處官員曾告訴本報記者,由於《預算法》要求地方收支平衡,這就造成他們在年末吃准了全年財政收入之後,再量入為出地執行支出項目。
根據《預算法》,地方政府不得編制赤字預算,每年結餘則直接上交,地方政府則認為,與其被收走,不如花掉。
不過,上述地方財政局預算處官員表示,雖然年末政府賬上看似資金多,但錢實際已經花出去了。這也是由於在當年的早些時候,政府因難以預估整年財政收入而擔心支出不定造成赤字,因此在安排一些大型項目時由開發企業墊資,到年末確定收支平衡後把錢打給企業。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鄧淑蓮表示,有的地方政府部門好大喜功上報大專案,但實際上一年內完不成。另外,也有政府部門胡亂編幾個專案來要錢,結果也花不完。“按照管理規定,年度專案在年內沒有完成時,剩餘資金就作為結餘資金上繳,這就為政府部門亂花錢埋下伏筆。
亂花錢越來越難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告訴本報記者,政府年底亂花錢越來越難。“以前的確叫年底突擊花錢,比如(官員把錢用來)大吃大喝、買這買那、出去旅遊,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錢花掉就算了。現在亂花錢很難,用不完的錢年底上繳。
他舉了個例子,比如今年中央到地方都在謀劃車改,廣州一些職能部門雖然也召開了多次會議,但車改方案遲遲未公開,最後廣州市財政預留的5億元車改資金被收回。
“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以前很可能這筆錢就被浪費掉了。把政府部門沒花掉的錢管嚴,不給它浪費的機會,正是老百姓希望看到的。一些預算單位想要突擊亂花錢越來越難,我覺得他們只有眼巴巴地看著錢用不完上繳,這也是財稅改革的成效。葉青表示。
鄧淑蓮告訴本報記者,預算撥款進度已經納入財政部門考核指標,所以一些地方財政局催著其他部門花錢,但是中央八項規定管得嚴,亂花錢的管道沒有了,而正規花錢管道還沒建立起來,出現了其他部門錢花不下去的情況。
鄧淑蓮認為,需要配套制度,讓政府部門花錢按照預算執行,對不執行的官員要有懲罰制度。
其實,為避免年末突擊花錢,財政部在今年5月份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預算執行管理的通知》,喊話地方加強財政支出力度,隨後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支出進度明顯提高。
8月底通過的新《預算法》也約束地方突擊花錢。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解讀新《預算法》時稱,各級一般公共預算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可以設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用於彌補以後年度預算資金的不足,作為實現跨年度預算平衡、調節年度資金豐歉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說,一個預算年度內財政收入短收了,要通過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來彌補;超收了也不能“突擊花錢,只能用於沖減赤字或者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一財 陳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