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連日來香港輿論、台灣輿論、歐洲華文媒體密集發聲,強烈譴責仲裁結果罔顧歷史事實,毫無法律效力,并堅決支持中國政府南海問題立場。
香港輿論:所謂南海仲裁結果是“廢紙”一張
13日出版的香港主要報章均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結果表示反對,認為仲裁結果罔顧歷史與法理事實,根本沒有法律效力,只是“廢紙”一張。
《大公報》發表社評指出,海牙仲裁庭所謂“裁決”罔顧歷史與法理事實,肆意踐踏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是對中國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粗暴侵犯。仲裁庭否定了中菲間存在的通過談判解決爭端的協議,接受菲單方面提出的仲裁請求並作出裁決,完全背離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的目的和宗旨,損害了國際法的完整性和權威性,為濫用《公約》開了一個惡劣先例。
《星島日報》社論表示,根據國際法,國與國之間須在雙邊友好協商未能解決爭議後,才可以提出仲裁。此次中國和菲律賓沒有就南海問題作出磋商,菲律賓即單方面尋求仲裁,並不符合法定仲裁條件,但仲裁法庭卻仍然開庭審議,因此這個仲裁本身是否合乎法律程序,實在大有問題。
《明報》發表的社評認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無可爭辯的歷史事實。仲裁庭卻對此完全無視,徹底否定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此外,仲裁庭將南沙群島所有海上地物都裁定為岩礁,令人費解,這樣的裁決讓人聯想到是出於政治考慮和政治操作。
除了質疑仲裁庭裁決的合法性,香港輿論還對做出裁決的仲裁庭本身的中立性和公正性提出疑問。多家媒體注意到仲裁庭五個仲裁員的身份背景,質疑仲裁庭本身人員組成有失公允。
《東方日報》評論認為,仲裁庭的公正性一直備受質疑,它起碼是深受西方輿論影響的。而西方輿論經常將中國妖魔化,仲裁庭的這一裁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已不言而喻。仲裁案就是一場鬧劇,與其說是“仲裁”,不如說是“偏幫”。
台灣輿論:兩岸應共同捍衛祖產
13日出版的台灣各大報均在頭版並用多個版面進行了大篇幅報道。主流輿論皆痛批這一仲裁罔顧歷史事實,製造更多紛爭,完全是一場鬧劇,認為兩岸應攜手合作,共同捍衛南海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產。
《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報道說,這項極具爭議的仲裁結果震撼國際,也促使南海區域緊張形勢陡升,兩岸更是同表決不接受的立場。該報社論進一步指出,面對國際強權的染指,兩岸只有共同捍衛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產,才對得起歷史。
該報一篇特稿分析認為,仲裁庭的所謂裁決沒有法律基礎,背離事實,難脫“政治仲裁”的爭議。
台灣一位署名“王靖之”的公務員也投書該報說,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背後為其“拉弓”的是美國,而美國又不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以這場裁決實在是一場鬧劇。它的決定是無效的,沒有約束力,在法理上是廢紙。維護祖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兩岸一起維護南海“這個共有的家業”,刻不容緩。
《聯合報》發表題為《南海仲裁是荒腔走板的不智判決》的社論認為,仲裁庭作出如此昧於歷史事實及國際現實的判決,偏頗不智,亦不公平,勢必引發南海更多爭端。
社論指出,仲裁庭為作出有利菲律賓的判決,將南沙群島所有島礁皆認定為“礁岩”,台灣在南海控制的太平島也被貶抑為“礁”,這完全昧於既存事實,毫無公信可言。大陸方面早已宣佈“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想要借一次仲裁改變南海現狀,絕無可能。
該報刊載台灣政治大學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的文章指出,若要主張歷史性權利,兩岸是綁在一起的。
《旺報》當日刊載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文章說,仲裁結果破壞了原有的南海秩序,只會增加南海的不確定性。如何共同維護祖先留下來的祖產,兩岸應好好坐下來協商。
**歐洲華文媒體:堅決支持中國南海問題立場 **
歐洲華文媒體集體發聲,強烈譴責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最終裁決,認為目前的南海問題是由美國、菲律賓蓄意挑起,并表示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中華民族尊嚴。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12日發表題為《中國的領土主權不需要別人仲裁 中國的一點都不能少》的評論,強調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違反國際法,仲裁庭的所謂仲裁也是非法的和無效的。文章說,《歐洲僑報》社及廣大讀者強烈反對並抗議南海仲裁案的結果,堅決支持中國政府不接受、不承認的立場,並呼籲直接當事方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端。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社長兼總編輯李建華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目前的南海問題完全是美國一手製造的,其目的是為了重返亞洲、控制南海。美國挑動菲律賓將爭端擴大,如今又將龐大艦隊派到中國家門口。全世界的華僑華人支持中國捍衛主權的正義立場。
英國主要僑領在《歐洲時報》上紛紛表態。全英華人華僑中國統一促進會總會長、國際法博士單聲說,南海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任何國際機構或者其他國家無權干涉。中國最早發現和命名南海諸島,最早開發利用南海諸島,最早對南海諸島實施行政管轄,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的主權無可爭議。中國已於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98條作出排除性聲明,將涉及海洋劃界等方面的爭議排除在《公約》規定的第三方爭端解決程序之外。
英國華人參政計劃主席、知名華人律師李貞駒指出,雖然此案經過菲方的精心包裝,看上去並非針對領土爭端,但實質上還是想通過仲裁結果達到領土爭端裁決的目的,在法律層面存在很大爭議。她說,菲律賓在沒有和中國正式談判的情況下單方面訴諸仲裁,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歐洲時報》德國版12日發表社論指出,菲律賓、美國蓄意挑起和操縱仲裁的目的,就是企圖煽動和利用國際輿論損害中方國際聲譽,從中套利。同時南海仲裁案仲裁過程的違法性、目的的針對性,令國際法和國際爭端調解機制陷入尷尬境地。
德國《歐洲新報》總編輯、德國華商聯合總會秘書長範軒日前也表示,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在國際社會鬧得沸沸揚揚,但領土主權爭議根本就不是臨時仲裁庭所能管轄的範疇,仲裁鬧劇本身就是違法的。菲律賓在美國縱容之下,把玩著一個“惡人告狀”的把戲,企圖綁架輿論,嫁禍於人。“仲裁結果”是一聲有失公允、毫無法理、自說自話的“黑哨”。
瑞典《北歐華人報》12日對所謂南海判決發表社論《中國領土寸土不讓 對仲裁案決不妥協 海外華人與祖國發出最強音》。社論指出,從歷史角度看,南海諸島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國際上某些勢力妄圖以國際非法裁決損害中國領土和主權,最後必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