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逝世,一个无“家”可归的书法家、戏曲家、教育家

界面新闻

text

11月5日,首都师范大学网站发布讣告称,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学者欧阳中石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首都师范大学网站讣告截图

在书法一道上,欧阳中石与启功、林散之、李青山并列中国当代艺术大师,收藏家张伯驹赞其书法“晋唐之风,当代巨擘”。欧阳中石早年得武岩法师启蒙,后又师承吴玉如,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时还曾拜入金岳霖门下。少时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以及学术性的哲学训练,让欧阳中石对书法的理解超出于技术之外,而深入到人生宇宙的哲理之中。他认为,书法与中国古典诗歌一样,讲求表情达意,有声有歌,有节奏韵律,书法不是“练字”,而是“学字”,只有把“字”、“文”、“书”放在一起思考,“文心书面”,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造诣,欧阳中石还热心于书法教育事业,是该领域高等教育的拓荒者之一。195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欧阳中石到中学教书,累积了不少教学经验,对教育问题也颇有思考。1981年调入北京师范学院,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师范大学后,他逐步走上了书法教育之路,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面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历经“文革”,传统艺术遭受重创,此举对书法复兴有很大意义。此后,欧阳中石还发展了书法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不是个人的事业,我愿意和朋友们一起来推动它向前发展。”

欧阳中石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与其说是现代社会精细分工下的“专于一道”,不如说是诞生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分离式微前最后的滋养。欧阳中石是台湾作家张大春的二姑夫,他们在1986年重新取得联系,自此,张大春时常会到北京拜访欧阳中石,张大春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说,欧阳中石对他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写字以及相关的抽象性思维方面。他还回忆道,自己从三四岁起,就跟着父亲听京剧,“那时候可以从第一排跑到最后一排,可以在戏园子里前面混个面包,后面弄个茶叶蛋吃,现在的剧场不是这样,有非常严谨的类似西方听歌剧的形式”。对欧阳中石来说,京剧也是交织在生活大背景中的,可以为之兴叹流泪,也可以听着声音在园子里东奔西跑,而不是被抽离出来,需要正襟危坐地去鉴赏。有了这样生活化的经验,再跟着京剧艺术大师奚啸伯学习,自然涵养深厚。

一个逻辑学出身、又是“奚派”嫡传的书法家,曾受顾随、张伯驹指导诗词,因为时常和齐白石长子齐子如在一块玩耍,还偶得白石老人指点,欧阳中石戏称自己是会的很多,却无“家”可归。年近花甲时,他将自己大半生的行迹概括为一首顺口溜——“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