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宋涛
今年的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的亚洲防务展是第16届,在本届展会上,中国国防科工局组织了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国字号”企业参展。中国展区展出的产品猛一看起来亮点不多,但如同其他多次展会一样,在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中国军工企业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地惊喜。那么,本次展会的惊喜是什么呢?鱼雷!
本届亚洲防务展上,中国船舶重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通过模型、资料和视频等方式,一共展示了6种鱼雷和1种自航式声诱饵。这一次“组队”亮相的鱼雷产品可以分为重型鱼雷、轻型鱼雷、火箭助飞鱼雷和声诱饵四类。其中重型鱼雷包括ET-38、ET-39和ET-40三种,轻型鱼雷包括ET-52C、ET-60两种,火箭助飞鱼雷为ET-80,自航式声诱饵型号为MMS-1。这里面的大部分产品不但是首次在展会上亮相,甚至连型号都是第一次为人所知,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重型鱼雷中,ET-38鱼雷此前曾经在新闻中亮过相,2017年初,中国向巴基斯坦一次出口了300条鱼雷,其中就包括了ET-38。据本次展会公开的资料显示,ET-38是一种双速制、大潜深的多用途鱼雷,主要从潜艇上发射,可以用来攻击潜艇和大中型水面舰艇。该鱼雷口径为533毫米,全长6.255米,重量为1.7吨,其中战斗部重量达350公斤,基本上一枚就足以击沉一艘潜艇或者中型水面舰艇。ET-38有多种制导模式,初段和中段为线导,导线是单芯铜线。末段则有声自导和尾流自导两种模式:在攻击潜艇时使用主动声自导模式,采用了数字处理技术的导引头能有效识别目标,无视多种诱饵;攻击水面舰艇时则采用尾流自导模式。ET-38是一种热动力鱼雷,有36节和50节两种速度模式,最远射程可达30公里,如果对燃料箱进行调整,最大射程甚至可以增加到50公里。
ET-39重型鱼雷就是首次亮相的产品了,甚至于这个型号都是第一次为人所知。这种鱼雷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ET-38的升级产品,两者的口径都是533毫米,制导方式也都是线导结合自导,使用深度都是7米到400米,战斗部重量也都是350公斤。但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很多,主要包括:ET-39采用了三速制,比ET-38又多了28节这一选项,使用灵活性进一步增强。也正是得益于此,ET-39的最大射程增加到50公里;线导载体上,ET-39改用光纤导线,信息传输速度与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末端自导方式上,反潜时ET-39仍然采用主动声自导,但在对水面船只进行攻击时,ET-39新增了被动声自导模式,紧急时还能作为直航鱼雷使用,大幅提升了攻击目标的成功率与灵活性。
ET-40同样是初次亮相的产品,其型号也同样是首次公之于众。这种鱼雷虽然外形与ET-38/39类似,口径都是533毫米,也都是从潜艇发射,但其与前两者的区别却更大。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是,ET-40是一种电动重型鱼雷!该鱼雷有25节和42节两种速度,以25节速度航行时,噪音非常小,甚至可以隐藏到海洋背景噪声中去,结合线导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安静攻击。在这个航速下,ET-42的射程可达30公里。如果采用42节航速,ET-40的射程就会下降到18公里。这种鱼雷的制导方式与ET-39类似,都是初段和中段线导,末段根据目标不同采用主动声自导或者被动声自导/尾流自导,但其制导的导线又改回了铜线,而不是ET-39上的光纤。ET-40的使用深度为5米-300米,略低于ET-38/39。
轻型鱼雷中的ET-52C是个熟面孔,这种鱼雷此前就曾经在展会中展示过,一般认为是我国鱼-7轻型鱼雷的出口型。ET-52C直径为324毫米,战斗部重45公斤,采用热动力,航速42节,射程9.4公里,使用深度6米至450米。该鱼雷采用主/被动声自导,可以从水面舰艇和直升机上发射,主要用来反潜。
另一种轻型鱼雷ET-60也是个新面孔。这种反潜鱼雷鱼雷,直径同样为324毫米、战斗部同样为45公斤、航速也是42节。但ET-60采用了电动推进装置,安静型大大优于ET-52,其射程也达到10公里。此外,ET-60还可以装在固定翼飞机上使用。这两种轻型鱼雷属于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类型,可以装到多种不同的平台上,据介绍,ET-52已经出口到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展会亮相的火箭助飞鱼雷ET-80也是首次亮相,而且并没有模型或者文字资料,仅仅通过视频短片的方式介绍。根据视频,ET-80可以从类似于054A护卫舰的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其外形与2014年南非防务展上展出的“岸基火箭助飞鱼雷”有很大不同。从视频细节分析,ET-80的战斗部将可能是ET-52或者ET-60轻型鱼雷。其射程可以达到30公里,优于美国目前装备的“阿斯洛克”火箭助飞鱼雷,能大大提升水面舰艇的反潜能力。
最后要介绍的MSS-01机动潜艇模拟器(资料名称)也是首次亮相的装备,这其实就是美、俄等国使用的自航式声诱饵。MSS-01直径533毫米,主要从潜艇鱼雷管发射,其航速有10节和15节两档,其中10节航速时能航行100分钟,15节航速时能航行45分钟。MSS-01的使用深度为10米到300米,它能够模拟真实潜艇的机动方式和声学特征,其声学处理波段广,有超过15种干扰方式,可以有效应对敌人的探测声呐以及声自导或者线导+声自导的鱼雷,在关键时刻能救潜艇一命。
此前历次防务展中,鱼雷一般都是作为舰艇的“搭头”展示,本次集中展示如此多型号的鱼雷,无疑意味着中国军工企业又开拓了新的产品线和销售方向,值得注意。
作者简介:
宋涛,微信号fangwutingtao001),亚太智库研究员,资深电视军事评论员、军事撰稿人,首届“防务精英”大赛亚军,香港《成报》亚洲智库研究员。
“亚太军情观察”作者均为资深军事记者和评论员,专栏紧扣全球军事热点和动态,为读者解析大国国防政策、地缘军事动向、国际军事技术、新型武器装备以及军事战略思想等。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