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好书|《明室》:摄影界一本特立独行的书

澎湃新闻

text

江佳怿(摄影师)推荐: 《明室》是由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所写,作为一个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另外更广为人知的作品可能是《作者之死》和《符号学基础》。不过在这本书中他开始从符号学逐渐转向现象学写作。这本《明室》是罗兰·巴特应《电影手册》之邀而写成的,完成于1979年,通篇不讲高深的摄影技术技巧,而是以一个观者的视角去讨论什么才是摄影的本质,也从这个本质当中提取了关键因素重新去定义摄影,重新去分类摄影,也重新去感受摄影的真正力量。这本书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器材党、老法师、学院派、吃瓜路人都可以去阅读。因为它不仅仅在讲摄影,也在讲每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个人对家庭的每一份情感。他不断的推翻,却又不断的重建,一次又一次地质疑,一次又一次地剖析,一次又一次地回忆,一次又一次地感怀。

目录

本书内页

“在本质上,摄影只不过是一种偶然性、特殊性、奇遇:我的那些照片,说到底,也永远属于“随便什么东西”一类:不容易显得有价值,即所谓的平庸,不正是摄影的弱点所在吗?接着,我的现象学同意和情感这种力量和解;情感是我不想 减少的东西,因为情感是不能减少的。我就想,我就应该把照片化为情感;但是,我们能够抓住情感的意向性吗?看到一件东西立即产生情感,或喜爱,成反感,或生怀旧之情,或者感到愜意,这种意向我们能够抓得住吗?” ——本书内文

对于观者来说摄影如何与自身产生联结,往往都是因为共情。而若按照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当中的理论来说,摄影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也可以被同理称为“摄影师之死”。因为,当一张作品单独与观者“见面”的时候,由观者决定在哪一个细节中引起怎样的情感而后产生何种的感叹,而这种感叹未必会是拍摄者的初衷。而为了更加明确地定义和区分这种由观者主观情感而发的对于摄影作品的感受,罗兰·巴特将其主要分类为两个要素:“意趣”(studium)和“刺点”(punctum)。“意趣”的存在可能更多的是作品在被看到的时候使人觉得有意思,让人开始关注的起点。但“刺点”发生的概率可能要大大小于“意趣”。因为一张照片可能会让人觉有有趣,但是并不一定会触及心底。而“刺点”之所以有此形容,大概也是因为那个作品中的某个点与观者直接地深刻地强烈地产生共情,产生一种被“精确打击”的果效大概才可以被称之为“刺点”。不过有的时候“刺点”可能也会显得后知后觉,因为依据书里面的内容:时间里也有刺点。

“不管如何突如其来,“PUNCTUM”总或多或少地潜藏着一种扩展的力量。这种力常常是隐喻式的” ——本书内文

家庭,母亲,所有人一辈子都避不开的母题。一旦当照片里的人是他(她)已过世的母亲,那么这个图像就很难不令人刺痛,而且在看到照片的时刻,他(她)也很容易直接被瞬间带回至过去的时光。《明室》中“下篇”的内容大部分就是在讨论这个情况。这种来自于更加强大的血缘和更为沉重的情感会使得照片更加具有穿透的力量。“从这张照片上,我‘又看到’了母亲轻盈的步伐,健康的身体,觉得她活力四射——但看不清她的脸” ——本书内文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本书内页

这本书带着强烈的多数法国作者的风格即:一句话可以写一页,同时又带着罗兰·巴特自由奔放的时而抒情,时而严肃的写作方式,让读者随着文字的进程而一步步走进摄影的明室,看看摄影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长期征稿】

邀请您就曾经或者正在阅读的某一本摄影类图书书写一篇读后感或推荐语。

栏目阅读的对象有摄影类专业读者,也有这方面完全没有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希望您撰写的这篇文章通俗易懂,活泼有趣,让阅读书籍、阅读摄影类书籍成为日常一种常态发生,并持续。

我们想强调的是,如果您是研究影像的作者,完全可以精准地去解读该书作者传递出来的观点,无论旁人赞同与否;如果您是无意间邂逅该书,请将这份特别的缘分而带来的观后感与更多的读者分享。“视界”栏目编辑们的初衷期望在庞杂的书海中,通过您,得以在更窄的范围内分享给大众一本摄影好书。

文章要求:

1,1000~1500字;

2,该书的版本,作者/译者,购于何时何地等信息;

3,触动您的重要语句或图片内容;

4,本书相关图片。

请发送稿件至:[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