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培训究竟是用来干啥的?为何早年没有“学而思”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石力月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究竟是用来干啥的?

这个问题从来就不清楚。如果纯粹是用来“补差”,那么自然很好理解,哪个年代还没个补习班是咋滴?但它不是啊,你见过全民“补差”的吗?那它是干啥的呢?许多父母们都会用行动告诉你:“别管它是干啥的,反正跟着走就对了。”

于是不问前程,抬腿就走的人越来越多。走的人多了,不走的人就越来越不踏实,走的人也越来越不踏实。走的人开始跑,不走的人加剧恐慌,跑的人越跑越快,追不上的人问:“你跑啥?”跑的人说:“别人都在跑,你不跑会死。”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撒丫子狂奔,然后……

这就是产生结构性破坏的场面与后果,很难说这一切都只是由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所造成的,但能够分辨的是,在所有的角色里,似乎只有它在享受这一场“狂奔”催生的快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生态破坏的板子都一股脑地打到所谓应试教育体制上,似乎有点着急和简单。毕竟你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同是一套应试教育体制,早年没有“学而思”。

有人说,因为早年的学校老师还算负责,能够从基础知识开始教,并且考试不超纲,而今天的学校很多东西都不教了,但考试都要考,所以只好去机构学。当然,什么样的老师和学校都有,这是事实,但大概很少会有人去仔细想想,今天的老师和学校如果真是啥也不教但啥都要考,他们图个啥?

有人说,图轻松,但学校的课堂并没有放空啊,基础知识不教,总得拿其他内容来填补吧,所以就只有超前教了。可是超前教就一定比教基础知识轻松吗?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

也有人说,超前教育、基础数学奥数化等做法有利于拉开差距进行人才选拔,但早年规规矩矩的教育就没选出人才吗?

还有人说,今天的乱象是由老师、学校跟教育培训机构共同造成的,但是任何“结合”总得有个出场方式吧——培训机构究竟是如何从无到有的,这无论如何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就能够放过的问题。

我接触过一些中小学老师,他们说并不是他们不想讲授基础知识,而是今天大面积的“培训风”使得父母们纷纷在学前阶段就让孩子完成了一些基础学习,这种局面逼迫他们在学校无法从零开始,而学校里的各类考试最终也受制于同样的压力与逻辑。

我当然知道这种解释父母们未必买账,那我们不妨来分情况讨论:如果老师、学校不负责在先,该教的不教,不该考的全考,那么正确的思路难道不应该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该投诉的投诉、该处理的处理吗?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常常号称“因为小学老师不教拼音,所以我们来教”,这是什么逻辑?!他不教处理他,你跑出来做什么?

如果学校老师真不教,那么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加入只能维持并加剧这个不合理的局面,因为它能够利用这种不合理来获利。

但如果是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超前教育在先,逼迫学校老师和家长们纷纷跑起来,既搞乱了教育又搞乱了人心,那么要它干啥?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什么情况,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出场都并没什么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也不要一棒子打死,市场应该给那些规范经营、遵守规则的培训机构留有空间。乍一听似乎是这么个理,但究竟怎样能够算作“规范经营、遵守规则”呢?谁也说不清。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明确亮出的“公益性”原则实际上并没有为营利性的教育培训机构留下多少合法操作的余地。在这种情形下,它们都能遍地开花并且对整体教育版图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有关部门不应该想想吗?

眼下的教育不完美,有诸多问题也有诸多漏洞,但并不等于需要依靠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来填补和改善。今天的教育需要改革是一项共识,但是朝哪个方向改以及怎么个改法是有讲究的。笼统地批评所谓应试教育体制是没有建设性的,对它的批评在实践中已经为一系列市场行为的贪婪及不计后果提供了太多合法性(甚至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超强应试性也直接一股脑地算到了它的头上),却始终没有在公益性的框架中生长出具有创新性的设想及方案。

过往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前仆后继投入的丰富的教育实践怎么能够轻易被打包成“应试教育”四个字就完了,如果不真正走入复杂的教育过程内部,不细致地分辨历史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就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能将“学而思”被成都教育局责成整治的事件仅仅放置于规范市场环境的框架中来看待,而应当作为一个契机,让我们都好好想一想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究竟想干啥。


作者石力月,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