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城市”新加坡如何處理垃圾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包雪琳)新加坡素有“花園城市”的美譽,隨著人口增長,生活垃圾日益增多,如何妥善處理垃圾是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基於“減少、回收、再利用”的原則,新加坡已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垃圾處理體系,並將垃圾填埋場打造成可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近日,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組織媒體走訪了當地規模最大的大士南垃圾焚燒廠和目前新加坡唯一的垃圾填埋場實馬高島。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新加坡每天產生約2.1萬噸垃圾,其中約38%被焚燒,約2%不可焚燒的垃圾在實馬高島被填埋。整體而言,回收利用率達61%。目前,新加坡共有4座正在運營的垃圾焚燒廠。

記者在現場看到,卡車運來的生活垃圾先是被倒入30多米深的卸料槽,然後由員工操作大型抓鬥,將垃圾送進熔爐中焚燒。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轉化成電能。焚燒剩餘物及污染物在排出前都需要處理,以確保達到排放標準。

記者發現,雖然焚燒廠佔地面積很大,但員工並不多。焚燒廠設有中央控制室,通過數字控制系統監控焚燒各個環節。整個廠區乾淨整潔,空氣中並沒有異味。

據介紹,經過焚燒處理,垃圾的體積可縮小將近90%。從長遠看,對土地資源有限的新加坡而言,縮小垃圾體積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建設垃圾填埋場的壓力,有助於建立可持續的垃圾處理體系。經過處理之後,不可焚燒的垃圾以海運方式被轉移到距離新加坡本島以南約8公里的實馬高島。

實馬高島於1999年4月開始建設,面積為350公頃,預計在2035年之前可滿足新加坡垃圾填埋的需求。島上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有成片的紅樹林。如果不是工作人員介紹,人們很難想像這裡是由垃圾填埋而成的人造島嶼。

島上建有開闊的碼頭,運來的垃圾填埋物會在這裡裝車,由卡車運到堤岸邊,然後傾倒進預先做好封閉的水域中。水域四週的堤壩添加防透膜和海相黏土,確保垃圾填埋物不會滲透進海中。

為監測實馬高島周邊海域的水質,工作人員會定期取樣檢驗。現在,島上植物繁茂,多種動物在此棲息。人們還可在這裡垂釣、野餐、觀鳥、漫步。